第71章 两条路(24)(3 / 3)
大大方方的讲就是了。”
“不能从他的视角去讲,要从学生视角切入,很多学生,特别是顶级学校的学生,是有精英主义的,屁股不由自主的站在了精英立场。”
“不要强调江文视角,而是主打对上个时代的不同解读。”
“舆论不是贬吗,你们片方就从另一个视角出发,讲上个时代不是废铜烂铁,是激情的岁月,让学生代入。”
沈善登给了方案:“时间有点紧,你必须马上找北大学生,写一篇带着怀旧又文青,又小资范的文章,然后撒币,再找纸媒,公共知识分子鼓吹。”
“已经开学了,最好你们能进入排名高的学校交流,你们的票仓就是学生。”
以后某b这么多喜欢江文的,就是一种视角错位,把没有参与社会劳动,脱产的自己视为精英。
足以说明,国家发展的水平高,让很多人都上了大学。
而且普通的大学生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否则不会这么乐观。
现在的话,要从顶级大学入手。
如今产业链没有升级,像汽车工业,只有打螺丝和销售岗位,研发岗位非常少,普通大学生很难乐观。
于东倒吸一口凉气:“这不好做,这个角度,一些媒体不会喜欢。”
于东有点明白了,怪不得那么多媒体说看不懂。
估计也和电影视角有关。
时间还紧,找人不好找,北大恐怕要找工科,学文的不一定喜欢。
特别是公共知识分子,恐怕是反对,只有拿钱买,再加上砸媒体的钱,又是急活,绝对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于东还有其他担心:“用这个方向进校园,有风险。”
沈善登也知道于东来做很难,但江文是有资质和牌照的,说道:“江文行。”
于东脸色一苦,太难了。
“另一个路子,我看看能走吗”
沈善登简单粗暴道:“打华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