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林月如(23)(2 / 3)

加入书签

包了所有的负面情绪出口。

历史上的杨慎自然不是这般模样。

人家是正儿八经的状元,写出了“滚滚长江东逝水,浪淘尽英雄”的千古名篇。

但电影终究是电影。

需要有取舍,有艺术加工。

一部商业电影,深度可以埋在剧情脉络和人物动机里,但不能直接摆在明面上。

杨慎这个角色,就是沈善登刻意设置的一个情绪引导点。

引导观众去讨厌他,从而更深刻同情被迫成长的嘉靖,甚至对手段强硬的杨廷和,也生出几分“被猪队友坑了”的感觉。

尤其是杨慎串联官员,带头撞击左顺门那段戏。

将他的愚蠢和冲动放大到极致,反过来衬托出他父亲杨廷和的老谋深算,与那份从容下的无奈。

也更显得嘉靖皇帝下令廷杖时,狠辣与果决是形势所迫。

周奇峰继续汇报:“另外,因为前有《督公》的成功,部分观众对我们这部《嘉靖》的文戏偏多,动作场面相对较少,表示不过瘾。”

对此,沈善登也没什么好办法。

“《嘉靖》的定位就是这样,动作戏只是支线点缀,不可能像《督公》那样酣畅淋漓。”

为了完善电影宇宙,沈善登其实做好了不及预期的准备。

就算是失败了,也是吴京没发挥好。

当然,眼下来看,还可以。

吴京镜头、调度不如科班,但是他审美和常识正常。

知道该爽的时候要爽,知道什么是美。

见吴京流露出惋惜,沈善登清楚他心里惦记着动作戏。

武道具现化这个方向,吴京比沈善登更在乎,因为看到了功夫电影的前路。

沈善登拍了拍他肩膀,安慰道:“这部戏算是限制了你的发挥,不过没关系,《锦衣卫》的剧本和前期筹备已经差不多了。”

“那才是真刀真枪,奇观尽显的武道大片,也是最不容有失的一部,到时候让你过足瘾。”

对于《嘉靖》,沈善登的定位很清晰。

一是完善“督公”系列电影的世界观,将“内气生理化”的概念更自然地融入历史背景。

二就是在竞争惨烈的贺岁档站稳脚跟,打响登峰影业的名号。

所以,即便票房最终只是中规中矩,他也有心理准备。

了解了观众的前期反馈,沈善登将目光投向那位一直安静坐着的宣发负责人。

“好了,说说看,最后阶段,我们的宣发具体怎么打”

林月如连忙坐直身体:“老板,我们整体的宣发核心概念,定位在‘双王之战’,强调的是颜值与权谋的顶级对决。”

“宣传重点,突出‘对决’的戏剧张力。”

“主打‘颜值’和‘演技’,这两个最容易被观众理解的点。”

“主打真实历史+本土巨星+没有口音,‘黄晓明vs陈道明,荧幕颜值天板的对决!’,以及‘他赢了天下,他赢了风骨。’。”

“等到次周,口碑发酵后,再逐步引导观众深入讨论剧情内涵。”

除此之外,她还准备了一系列易于传播的热词和金句。

比如嘉靖帝的“我全都要”,以及陈道明那句掷地有声的台词,“臣守的是大明的法统,不是陛下的家事!”

沈善登听着,不由得对这个策划高看了几分。

他扭头问马有德:“有德,这套思路谁定的挺精准啊。”

马有德笑着指了指那位负责人:“老板,就是林月如林主管一手策划的。”

沈善登这才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