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愿我们接住幸福(1 / 2)
当敲下“日常里最动人的和弦”这最后几个字时,窗外的晚风恰好拂过,带着初秋独有的温软——就像写下苏念与司严故事的每一个夜晚那样。
这本小说的诞生,源于暑假里一个偶然的瞬间。
那是一个夕阳将天际染成蜜糖色的傍晚,我在小区里散步。
拐过爬满蔷薇的篱墙,便看见了他们——一位学者模样的男士,正蹲在蓝色的婴儿车旁,神情专注,动作却有些笨拙地为几个月大的小女儿穿那双米白色的袜子。
小娃娃咿呀着,亮晶晶的口水顺着下巴流下,肉乎乎的小腿不安分地蹬着。
一旁的年轻妻子眉眼弯弯,适时地递过一张纸巾。
他们大约三四岁的儿子,正蹲在路边的梧桐树下,小手小心翼翼地拾起一片又一片落叶。
没有喧嚣,没有匆忙,只有光影、微风和一家人之间无声流淌的默契与温情。
那一幕太鲜活,太温暖,让我忍不住想为现实中这幸福的一家人编织一段属于他们的、温柔浪漫的前奏。
所以,你们读到的这个故事里,我没有刻意安排跌宕起伏的戏剧冲突,没有制造撕心裂肺的误会与分离。
只想让爱意如溪水,在细水长流中静静流淌、慢慢汇聚。
那些看似平凡的片段,恰恰组成了生活最坚实的幸福基底。
特别感谢每一位读到这里的朋友。
你们的留言中,有人说“我也需要这样的医生”,有人感叹“全世界都想要同款妈妈”,还有人评论“这家庭氛围很好,三观正”……
这些真诚的回应,像一束束暖光汇聚,让文字跨越屏幕,拥有了真实的温度。
是你们的陪伴,让这些日常片段有了被讲述的意义。
故事在这里,暂且告一段落。
但司严和苏念的生活仍在另一个时空里平稳而幸福地继续着。
宝儿会牵着妹妹诺依的小手,在春日融融的草坪上蹒跚学步,肆意奔跑。
苏念将在她的世界里继续披荆斩棘,终有一天,她会沉稳而耀眼地执掌陈氏。
而司严的书房里,大概依然会维持着那种奇妙的和谐——一边是堆叠如山的医学论文与专业书籍,另一边,则散落着孩子们留下的五彩积木和绘本。那里有严肃的思考,也有最柔软的童真。
而我想对你说,故事里的温暖,其实从不曾远离我们的生活。
它或许就藏在你家午后被阳光晒得暖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