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討好她(1 / 4)

加入书签

第113章 討好她

1999年2月,远在苦寒之地的柏林,星光熠熠,

第四十九届柏林电影节落下惟幕,华夏今年依旧是颗粒无收。

哦,还有一部许安华的电影《千言方语》入围。

这是继《甜蜜蜜》之后又一部以邓丽君歌曲名命名的电影,《千言万语》的旋律贯穿全片。

可惜,也仅仅是入围。

消息传回国內,大傢伙已经见怪不怪。

三大电影节的奖没有那么好拿,否则也不会有那么高的逼格了。

说来,自从1996年,严昊的《太阳有耳》获“国际电影评论协会奖”和最佳导演“银熊奖”之后,华语电影已经连续三年在柏林颗粒无收。

这正常也不正常。

从后世来看,许多人都认为柏林电影节一直以来都是华夏电影的“福地”。

从张毅谋到刁亦楠,有不少华夏导演拿过最高荣誉金熊奖。

后世的某年,更是出现了十余部不同题材、风格的华语电影长片、短片甚至剧集齐聚柏林的情况.

“方,你会参加明年的柏林电影节么说真的,今年的电影节真是糟糕透了。”

索尼经典的市场负责人米德弗雷泽打电话抱怨道:

“没想到火柴工厂他们下手那么快,金熊奖、评审团奖全被他们包圆了“

三大也不是绝对的公平,有时候需要提前打点,有时候则需要评审团看对了眼。

前者需要金钱,后者需要实力。

如果你有钱又有实力,那么恭喜你,准备黄袍加身,类似於:

哎呀,你们可真是害苦了朕啊!

“方,如果你明年参加金熊奖,请务必提前联繫我,或许,我们也可以提前运作“

闻言,方冬升笑了笑,这是在广撒网呢。

类似索尼经典的行为,方冬升並不排斥,有时候能被他们撒网也是一种实力的体现。

如果方冬升没有拿到威尼斯最佳导演,恐怕都不会入这些国际巨头的眼,更別说提前打招呼。

总而言之,算不上坏事儿。

至於明年的柏林电影节必须要参加!这是他拿金奖为数不多的机会。

四月份的羊城已经开始穿衬衫、短袖,对比北方,简直夸张。

“王厂长,新年好啊,开工大吉。”

听说南方有开工红包,虽然都已经出了正月。

但老王还是从抽屉里掏了两个红包递给方冬升和郭雷。

“新年好,开工大吉。”

说到开工大吉,老王恨不得把红包甩方冬升脸上。

大吉个几把,你他妈文没在珠影厂开工,

而且他还从珠影厂挖走,不对是“借用”了大量的影视人才到京城拍摄。

方冬升这次来羊城,就是要从珠影厂带人到京城拍摄。

分两个批次,一批是置景、道具、外联製片过去打前站。

这需要差不多半个月的时间。

剩下的像化妆、灯光、剧务等则是到开机的时候才过去。

现在不像后世,市场上有那么多的影视人才可以用。

大部分的人才都蹲在各个电影厂里捧著铁饭碗。

至於为什么在京城拍摄而不是羊城,既然是商业片,京城也算是其中一个元素嘛。

“这些人我都批给你了,你要把他们全部都安全的带回来。”

老王给了他一份文件和名单。

文件大概意思是准许名单上这些人到京城出差拍摄之类的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