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好莱坞的善意和恶意(2 / 4)
亭》的剧本里,主角困在电话亭里看街景。
那些霓虹灯、流浪汉、急著赶路的行人一一这些『真实”就像长城,少一块砖都不对味。
所以,还是要实拍,其实也並没有增加太多的成本,你觉得呢”
唐娜曾经建议部分镜头需要在绿幕里拍摄,方冬升这是在打消她这份念头。
唐娜想了想,最终点头,道:
“你是导演,我尊重你的想法。
“谢谢。”
这就是跟好莱坞合作的弊端之一,无法保持独立自主搞创作。
像他在国內的剧组,向来是说一不二,製片人有想法
不,你没有!
你还是好好想想导演拍嗨了,你怎么筹钱支持接下来的拍摄—
“方,这就是好莱坞,有时候,所有的桔都源於我们自己的弱小。”
似乎看出了方冬升的想法,唐娜缓缓道。
嗯,唐娜,当代pua大师。
“当然,方,你是非常有潜力,所以环球对你提出的合作建议非常重视,並且同意了你的想法—”
方冬升的建议很简单,別扯那些虚头巴脑的分帐了。
来点实际的,我要“区域发行授权”的部分控制权。
简单来说,方冬升要求保留《狙击电话亭》在华语地区(华夏大陆、华夏港岛、华夏湾省、新加坡等)的“非院线发行权”。
包括流媒体平台授权、电视台播放权、实体碟片发行权等。
最终由方冬升指定发行公司负责运营,收益归方冬升所有。
当然,这些地区的院线发行仍由环球影业主导。
对环球影业而言,华语地区並非其传统优势市场。
他们的优势市场在北美、欧洲,以及亚太的日韩,还有拉美。
而且非院线渠道的运营成本较高,时间长,回款慢。
属於水磨豆腐,慢功夫。
交给方冬升团队操作反而能提高收益效率。
更何况环球影业仍掌握最赚钱的院线发行权,其核心利益不受损。
两全其美!
对於方冬升而言,华语地区是他的“主场”。
通过非院线渠道获得稳定收益,且收益直接由自己团队掌控。
他无需依赖环球的分帐体系,最大限度的实现“利益自主”
同时,除了上述的版权所有之外。
方冬升作为《狙击电话亭》的项目发起人导演、编剧,拿180万美金的酬劳。
也算是拿上好莱坞的工资了。
方冬升和环球影业合作的消息不翼而飞。
同时,这也是方冬升拿了夏纳大奖之后最为重磅的消息。
方导,要进军好莱坞了!
许多媒体爭相报导。
甚至趁机炒剩饭,把以前进军好莱坞的导演和演员也都拉出来溜一遍。
《娱乐周刊》:
“继吴白鸽、成瓏之后,又一位华语导演获好莱坞大厂青睞。
但不同於前辈们的动作片路线,据了解方冬升此次合作的《狙击电话亭》是低成本悬疑片。
全程仅靠一个电话亭推进剧情,这是否意味著好莱坞对华语导演的期待,已从『功夫』转向『敘事””
《苹果日报》娱乐版直接拉了个“好莱坞闯局者图鑑”:
张毅谋的大製作《英雄》还未开拍被批是自大的东方幻想。
李銨的《臥虎藏龙》虽拿了奥斯卡,被酸“拍的是美国人眼里的武侠”。
周閆发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