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全是明星(1 / 4)

加入书签

第174章 全是明星

雷克斯如果真的是个傻x,那他也不会坐到业务总裁的位置上。

要不然他真得被调到南极餵企鹅去。

去见雷克斯之前,方冬升先是去见了自己的老朋友,索尼经典。

相较於环球影业的挑挑拣抹,索尼经典显然就痛快许多。

条件开的方冬升也很心动,但是只有一半—

分摊风险嘛,资本的常规操作,方冬升表示理解。

“方,我和公司很清楚你的能力,毕竟我们也不是第一次合作了。

但你也要明白,购买版权跟投资电影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事业部在负责..”

方冬升点头,心里有了底。

不仅是索尼经典有这样的顾虑,其他电影厂或多或少也有表现出这方面的意愿。

没问题,他不在乎投资的股东有哪些,

只要能最终交片,不耽误自己分成就行。

没错,经过之前那一仗,方冬升也开始为自己的利益盘算了。

在好莱坞拍戏的名头的確能唬人。

尤其是国內那些“国外月亮比较圆”的公知们眼里,好莱坞更是影视殿堂和圣地。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但是光有名气不行啊,短时间在国內也不能迅速变现。

所以,那就在好莱坞能捞一点是一点。

是,好莱坞做帐的能力全球文明,但我要的是票房分成啊。

票房分成是基於公开的票房数据,比如北美有专门统计票房的公司或机构。

而且分帐比例在行业內有相对固定的规则,

北美影院通常先拿走票房的40%-50%,片方则获得剩余部分。

这部分分成直接与票房掛鉤,数据透明度较高,操作空间极小。

所以“做帐”很少涉及票房分成环节,电影公司更倾向於利润分成,操作空间极大。

因为利润分成的核心是“净利润”。

即电影收入,包括票房分帐、dvd、流媒体、周边授权等,减去总成本。

比如,製作、发行、营销、管理费等之后的余额。

总成本的计算方式在合同中往往模糊且灵活。

片方可以通过以下手段放大成本、压低帐面利润,手段有很多,比如:

高额发行费、跨公司收费、利息成本等等吧。

最著名的例子是《星球大战》,该片全球票房超7.7亿美元。

衍生收入,玩具、授权等更是天文数字。

但迪土尼通过做帐,多年来一直宣称该片“帐面亏损”。

导致根据合同应获得利润分成的编剧乔治卢卡斯根本无法从利润分成中获利方冬升可不想像卢卡斯那样苦逼。

所以,他在跟这些公司谈判的第一要素就是票房分成。

这也是方冬升先前一直拖著雷克斯的原因,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面谈或者雷克斯在南极把脑子冻清醒了。

方冬升提到的合作要求,包括10%的票房分成,他全都答应下来。

“方,你身上最迷人的地方,不是你的导演功底,而是你作为编剧讲故事的能力。

当然,针对《狩猎》这个项目,不仅故事好,而且你在好莱坞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再加上爱德华诺顿的票房號召力,我觉得它至少比《电话亭》更加优秀。

当然,我本人也是《电话亭》的粉丝,所以绝对没有说它不好的意思———”

这货说话喜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