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创收用的电影!(1 / 4)
第193章 创收用的电影!
金马的后续方冬升没有再过问。
只是受到这场舆论风波的影响,它已经彻底沦为过街老鼠。
对此,方冬升一点都不觉得內疚。
从前到现在,再到未来,金马奖上出的么蛾子还少么
提前让国人见到它本来面目,倒也值得!
不仅在国內臭名昭著,甚至在国外也成为笑谈。
尤其是在爱德华诺顿和高斯林这两个傢伙的大肆宣传下。
现在连好莱坞都知道,湾省有个拒绝方冬升,连入围资格都不给的金马电影节。
“我想,这大概是世界上最高傲的电影节,希望我有资格得到它的青睞。”
诺顿出席活动的时候,被问及方冬升的近况时,开口就是一阵阴阳。
不仅如此。
本届的金马奖评审团主席是侯孝弦。
作为国际上赫赫有名的大导演,他也被金马奖这个骚操作搞得非常被动。
“侯,你们那里什么情况”
威尼斯电影节艺术总监马克穆勒在电话里的笑声带著点促狭:
“我刚跟坎城的皮埃尔聊起,说方冬升那部《小偷家族》在欧洲拿奖拿到手软。
怎么回了华语地界,反倒连个入围资格都摸不著
难道你们金马奖的门槛,比三大电影节还高”
侯孝弦黑著脸,捏著听筒的指节泛白。
湾省的雨季格外的长,窗外的雨正敲打著玻璃。
滴答滴答。
就好像有人在耳边噗碟不休的追问著他
很烦!妈的,这跟我有什么关係嘛!
索性关机不予理踩,结果柏林电影节的迪特科斯里克就紧跟著发来邮件。
字里行间满是戏謔:
“听说金马奖现在只收『特定区域”的作品
早知道这样,前年就该把《一次別离》的金熊奖颁得更隆重些。
毕竟不是谁都有福气被你们『拒之门外”,不是么”
连好莱坞的老搭档,曾一起担任评审的罗伯特雷德福都在一次交流晚宴上半开玩笑地撞他胳膊:
“侯,下次你们评审团开会,能不能发个邀请函给我
我倒想看看,什么样的標准能让方冬升的片子连门边都沾不上,说不定能给奥斯卡找点新灵感。”
妈的,都是来看笑话添麻烦的。
偏偏自己最好笑!
侯孝弦望著桌上摊开的金马奖提名名单,指尖划过那些被强行塞进名单的名字,摇了摇头。
这些国际影坛的老油条,话里都带著刺。
明著是调侃,实则是在替方冬升抱不平,更是在笑话金马奖的夜郎自大。
难道这些人就不知道电影既是艺术,也是zz的博弈
他们当然知道,欧洲的zz倾轧,艺术工具运用的炉火纯青。
换句话说,他们也是在维护三大所谓的“逼格”。
想一想,一个地区性质的小奖都敢拒绝“金熊、金棕櫚”最佳电影得主。
下次是不是就要骑在他们头上拉屎了
有很多次,侯孝弦话都到嘴边,想说些什么圆场。
但却无奈的发现所有解释在这些阴阳怪气的追问里,都显得苍白又可笑。
毕竟,连他自已都觉得,这届金马奖的操作,荒唐得像个国际笑话。
出道这么多年,这位被誉为湾省的宗师级別的人物,此时的心情就像是窗外的雨。
滴滴答答,滴不停也滴不尽,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