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因果(月票!月票啊!月票呢?)(4 / 10)
在按捺不住心中的疑惑,他皱著眉头,小心翼翼地开口:“所以……牧星河到底是谁啊百里夫人又为什么,非要找我们义侠城报仇”
听到这话,义侠城的老人们和百里红的思绪同时回到了二十年前。
老人们攥紧了衣角,指节泛白;百里红则垂著眼,手情不自禁地摸向发间,那里戴著一枚磨损的银簪,是当年丈夫和他分別时,他亲手为她戴上的。
二十年多前,义侠城的瘟疫来得毫无徵兆。
最先发病的是城南粮铺的掌柜一家,前一晚还在街头和人说笑,第二天一早就高热不退,嘴唇乌青,咳出的痰里带著血丝。
没等大家反应过来,染病的人就像雨后春笋般多了起来,城西的药铺很快挤满了病患,抓药的队伍从铺子门口排到了巷尾。
朝廷的封城令下得又快又急。
那天清晨,负责守城的士兵突然將城门牢牢锁住,还在城墙四周拉上了带刺的铁丝网。
城里的百姓看著紧闭的城门,心一点点沉了下去,绝望的气氛像浓雾一样笼罩了整座城。
但很快朝廷派来的太医给他们带来了生的希望。
只是满心的期待很快又再度转变成了绝望。
太医们来了之后,尝试了各种方法来治疗瘟疫,都没能奏效不说,疫情还越来越严重。
就在所有人都快放弃的时候,牧星河站了出来。
原来瘟疫爆发时,他也恰巧城里。
他本不是义侠城之人,只是和妻子路过附近。
当时他和百里红新婚燕尔,因为百里红身怀有孕,於是他便来到了城里替妻子抓安胎药。
只是谁也没想到,会遇到瘟疫爆发。
既然没法出去,那么牧星河便决定替义侠城尽一份绵薄之力。
他主动找到了太医们驻守的医馆,拿出自己这些年行医积累的药方与笔记,提出要和眾人一起研究治疗瘟疫的法子。
起初还有人觉得他年轻,未必有真本事,可没过几日,他提出的几个关於瘟疫源头的猜想、几味药材的搭配思路,都让太医们眼前一亮。
接下来的日子里,牧星河几乎没怎么合过眼。
他白天跟著太医们去疫区问诊,记录病患的症状变化,晚上则在医馆里熬著灯油,一遍遍修改药方,尝试不同的药材配伍。
有时熬得实在困了,就趴在桌案上眯一会儿,醒来后洗把冷水脸,又接著研究。
即便手指被药材染得发黄,眼睛里布满了血丝,可他看著窗外那些挣扎的百姓,心有不忍,於是又继续埋头研究。
功夫不负有心人。
在牧星河的帮助下,眾人终於找到了克制瘟疫的关键药材,配出了有效的药方。
当第一批喝了药的病患体温降下来、咳嗽减轻时,医馆里的所有人都忍不住红了眼眶。
药物很快被批量熬製出来,分发给城中百姓,隨著越来越多的人康復,整座城终於慢慢从死亡的阴影里走了出来,街道上也渐渐恢復了一丝生气。
可谁也没想到,一场新的“灾难”,却在悄然酝酿。
长时间的死亡威胁,早已让百姓们的心智变得脆弱不堪,他们太需要一个“精神寄託”来缓解心中的恐慌。
就在这时,一个名叫“长生会”的教派悄然在城中兴风作浪。
长生会的教徒们穿著统一的黑色长袍,每日捧著一本不知所谓的经书,在城中的广场上做法事——他们点燃香烛,念著晦涩的咒语,声称自己能通神明,只要百姓们诚心信奉,就能被神明庇佑,驱散瘟疫。
起初还有人半信半疑,可隨著药物逐渐生效,百姓们的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