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第一次鸦片战争百年屈辱的(2 / 3)

加入书签

交给大清的宰相。”

“遭到了大清方面的拒绝,双方开火,互有损伤。”

“英军的使者见八闽的守军不收国书,便直接把国书留在了沙滩上。”

“然后继续北上,抵达定海,当地知县姚怀祥登上英舰交涉,英军要求姚怀祥让出县城,让英军修整,遭到拒绝,随后双方开打。”

“英军轻松攻占定海,定海城陷的消息传到京城,道光帝千里飞书命闽浙总督邓延桢率领水师增员,同时还罢免了一批官员。”

“但是诏书还没有下到地方,英军就已经离开了。”

“他们下一个目标是津门大沽口。”

“而就在此刻,虎门销烟的林则徐派人回京预警,说洋人有可能攻打津门。”

“道光皇帝先是派直隶总督琦善封锁港湾,相机剿灭。”

“但是在接到琦善回报说津门兵力不足,大炮陈旧可能打不过洋人之后”

“马上改变了主意,让琦善不要擅作主张,有事立刻回报朝廷。”

大明位面

洪武年间

朱元璋冷笑道:“兵力不足?面对区区四千人,这直隶总督是长了颗猪脑袋吗?”

“还有这四千蛮夷就敢在沿海一带予取予求,攻城略地。”

“这清朝的水军是废到了什么地步?”

“更何况孤军来犯,这帮洋人虽然是在海上无往不利,但是一旦上了岸,除了枪先进些,还有何可惧?”

“这清朝的当官的废物,当皇帝的也废物。”

“战场之上,战机稍纵即逝,居然要回报朝廷?”

泄了一通以后,老朱也现了一个事实,就是自己朱家的江山居然被这样一群人给夺了去?

“咱老朱家的那些个后人也是废物!”

天幕中视频继续播放:

“184o年八月11日,英军抵达大沽口,将一封国书交给了清朝使者。”

“内容是抗议林则徐销毁鸦片,希望大清皇帝能够严惩当事人,顺便提出了割地赔款的要求。”

“四天后,国书被送到了道光手里,一起的还有琦善的奏折。”

“在这份奏折中,英军的实力被拉高到了和天顶星人一个水平,完全碾压清军。”

“琦善在奏折中恳请皇帝不要开战,战必败。”

“而道光皇帝看到国书和奏折后,天真的以为英军只是针对林则徐,只要把当事人给撤了,再赏英军点钱,这事儿就可以这么过了。

至于钱?大清最不缺的就是银子。”

大唐位面

贞观年间

李世民摇了摇头,叹息道:“傻孩子,强盗都到家门口了居然还天真的以为他不会打你?”

“他现在不打你的真正原因是他不知道能不能打得过你而已”

“用银子去给喂强盗?真是傻的可爱。”

看了这么久的天幕,他深知殖民时代代英的贪婪。

尉迟恭开口道:“武器又比不过,难道就毫无办法吗?”

李世民叹息道:“若是抱着鱼死网破的心思让英军付出代价或者还有一线希望。”

“若是一味忍让,他们的胃口只会越来越大。”

天幕中视频继续播放:

“琦善带着道光的旨意到羊城撤了林则徐的职,并开始与英军接触谈判。”

“为了表示谈判的诚意琦善把羊城外海的炮台和守军都裁撤了。”

“按他的设想,只要把林则徐当做替罪羊推出去,再拿出皇帝赏的银子。

洋人就会千恩万谢的离开了。”

天幕下的众人脑袋上满是的问号,这是人能干得出来的事儿?

大清位面

康熙年间

玄烨只感觉眼前一黑,差点气的吐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