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货收不过来(2 / 6)
算不会做箩筐,也能学啊!
“货郎,你是打算长期收”有村民忍不住打听道。
“嗯,长期收。”
“你们不用担心箩筐做了卖不出去。”
陈光明看出来这些村民的顾虑,保证道。
“我也知道村里有人做箩筐,就在村头这里。”
又有村民道。
“能带我去看看吗”陈光明问。
村民爽快地答应了。
不一会儿便带路走进了村头的一户人家。
他敲了门后,一个老汉开了门。
陈光明看向院子里面,见了零星摆放在边上的竹篓和竹製小物件,还有一位老人正坐在屋前的门槛上,编织箩筐,一双手灵巧地穿梭於竹条之间,动作很熟练。
“这就是我们这里做箩筐的人。”村民介绍道。
老人抬头看到陈光明,点了点头:“年轻人,你是打算过来买箩筐”
“嗯,我是想多了解一些情况,看看能不能进行合作。”陈光明解释道:“你们一天大概能做多少个”
老人说:“这季节比较忙,每天也就三四个吧。”
这个速度在陈光明看来已经很快了。
那些熟练的匠一天也就做两个箩筐而已。
不过他刚刚確实也看见了老人的动作,確实比起一般做箩筐的匠要快很多。
“我们如果合作,我可以五毛钱一个收你们的箩筐,”陈光明认真地说道,“这样你们就不用担心销路问题,只要专心做好质量就行。”
老人愣了一下,反应过来后有些惊喜,“我们自然也想有个人帮忙卖,你如果愿意收那自然好啊。”
平时他们两口子住在这里,做出来的箩筐很难卖出去,都要子女们过来帮忙一起拉去远点的村子卖。
现在面前的货郎愿意收,真的省了他们很多麻烦。
“这院子里这些你都收”
“嗯,都收。”
“你们把箩筐理一下吧,其他竹篮子我们也要,就是价格肯定低不少,只能算一毛一个,大的算两毛。”
老人听了陈光明的话,眼睛里露出期待的神色,赶紧招呼家人帮忙整理院子里的竹製品。
“你们把箩筐分门別类,好的放一堆,其他的篮子放另一边,我这边好清点。”陈光明一边说,一边拿出笔记本开始记录数量和种类。
几个村民也加入进来,有人帮忙搬运,有人负责清点,村里人基本上都是沾亲带故的。
老人家的妻子从屋里拿出了几个竹篓,小心翼翼抱著走向远处的拖拉机,生怕不小心把东西弄坏了。
“这批好箩筐质量不错,我按五毛钱一个收购。”陈光明对老人说,“这些竹篮虽然价格低些,但也能收。”
见到老人同意,他开始清点。
村民们看到货郎真的打算收,纷纷露出笑容。
原本对陌生人的怀疑慢慢转为信任,感觉是真的!
“不著急,先把数量核实清楚再装车。”陈光明对大哥和陈光胜叮嘱道:“还要等其他人送箩筐过来。”
老人和妻子忙碌了一会儿,將院子里的物品分好了类,然后都帮到拖拉机旁,陈光明一边数一边记录。
村里识数的人也在一起数。
经过统计,一共有四十多个箩筐符合標准,还有二十多个杂物大小不一的竹篮和小件。
“这批东西我都收。”陈光明確认后当场付了钱。
总共二十八块钱。
两个老人拿到钱后都显得很激动,不停道谢:“谢谢你们啊,这下我们做箩筐不用愁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