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机械运回家(6000字)(5 / 6)
走了刘三泉之后,陈光明並未停下脚步。
他叫来林晓:“阿晓,仙降是你的地盘,你对当地更熟,现在,该你那边动起来了。”
林晓会意,笑道:“早就准备好了,镇上那几个线人,我都打过招呼了,他们会不经意地在小酒馆、茶馆里,把三家村塑编作坊的消息散出去。
“对,要的就是精准挖掘!”陈光明讚许道:“你这边再准备点见面礼,菸酒不必太重,但要体面。”
“放心吧,我知道轻重。”林晓点头。
经过这么久时间的锻炼,他也早就是合格的商人了。
此时消息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三家村之外悄然扩散开来。
几天后,星期天。
三家村塑编作坊比平日多了些不同寻常的访客。
刘三泉家收拾乾净的堂屋里,茶香。
他接待的是两位昔日同车间、技术过硬的老工友。
刘三泉的老伴脸色好了些,在一旁坐著喝茶,儿子媳妇忙前忙后端上点心水果。
聊的自然都是家常,老宅的宽亮堂、老伴看病方便了、儿子在作坊乾的活、自己在作坊被重视的程度、还有那每个月实实在在揣进兜里的三百块票子。
“老胡那边还压著工资呢吧”刘三泉仿佛不经意地问。
对方嘆气:“別提了,厂里半死不活,工资都发不全了。”
“嗨,这人吶,还是得跟著有魄力、路子活的老板。”刘三泉抿口茶,“我们老板说了,只要踏实肯干有技术,光明作坊亏待不了人。”
“喏,这袋子,就是我们自己產的。”
另一边,在仙降镇一个僻静巷子深处的小茶馆单间里。
林晓陪著陈光明,对面坐著一位面色黑、眼神精悍的中年汉子,是在塑编厂干了十多年的操作班长,姓胡,技术精湛。
桌上放著几条三家村的袋子,“胡班长,这袋子是我新路子拿的货,你看看,比你们厂现在的货差吗”
林晓笑著问。
胡班长仔细捻了捻袋子,掂了掂分量,又扯了扯封口线,眼中难掩惊讶:“好东西,厚度、韧劲、均匀度都行,这哪家作坊出的”
“不瞒你说。”陈光明接口,声音沉稳,“我家作坊,就在三家村,师傅是你们厂刚过去的刘三泉刘师傅。”
“原料成本低,卖价自然有优势,我看过胡班长在车间的本事,佩服,听说你在厂里带了七个徒弟”
他故意停顿。
胡班长沉默片刻,搓著手,显然意动,但顾虑重重:
:“我我在厂里大小是个班
“班长是职务,本事才是饭碗。”陈光明毫不含糊,將桌下一个厚实的信封轻轻推到胡班长面前,“我们不看虚名,只看实干本事和带队伍的能力。”
“胡班长若能来,带著你认为靠得住的徒弟一起来更好,安家费另算,基本工资我也给你定三百,带的组当月產量达標,额外有管理奖金。”
“你全家搬到三家村,房子我们解决,你考虑考虑,怎么样”
胡班长看著那信封的厚度,犹豫了半响,终於重重点头:“好,陈老板痛快,我可以试试!”
类似的情景在隨后几个星期天不断上演。
有些技术骨干被陈光明描绘的前景和现金打动。
真的是陈光明给的太多了,让人无法拒绝。
有些被刘三泉的亲身变化说服。
甚至有人主动来打听。
有些则因为看不惯厂里现状,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陈光明的作坊。
陆续有塑编厂和小厂的工人,甚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