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0、轻贱(2 / 3)

加入书签

:“江尚书说得也有理,国家确实无力派出援军。

    河北十万,三交集结四五万人,赵立宽那边七八万,此战已是太宗皇帝后至今最大一仗了。”

    战争,并非所有兵力都会在一个方向,特别是像周国这样的庞大帝国,北方边境线便数千里。

    在这漫长边境线上,为保证正门战场的安全,陆陆续续已经投入十五万防守部队。

    这就是大国的战争,全局统筹,各地协作,绝不是一个赵立宽就能决定胜负的。

    而结果,也充满不确定性。

    “只盼赵立宽不要辜负圣恩………………”

    之后议论良久,陛下令知制诰当场拟写圣旨,接连下令。

    先是将宣州周边兵权全交到三交节度使高郡王手中,令其加固宣州以北的防守。

    另暂加李存勇为河北北路行营都波束,总帅河北诸军、州、县、堡、寨兵马,组织防御,以应对辽国可能的发难。

    同时派使者出使辽国示弱,以求两家只好,进一步麻痹辽国人。

    另向关中增兵五千,以应对吐蕃诸部混乱。

    同时将兵部及其下军器监内囤积的皮革、铁、盐,以及群牧司的马匹等都送往前线,支援赵立宽作战。

    之后便是具体的安排部署,以及各司衙门之间的配合安排。

    中午时陛下令尚食局送来酒水瓜果和肉食,所有人在兵部官署中将就吃了一顿。

    饭后继续讨论细节上的安排。

    当陛下开口说要让郑王去关中坐镇时,所有人都诧异万分。

    一旁坐在陛下下方,一直没说上什么话的郑王也惊诧万分。

    吴公更是直言道:“陛下,如今朝中只有一位皇子,岂能轻易涉险?”

    郑王也连看向父皇。

    在场官员人人诧异,大伙的想法和吴光启差不多。

    卫王被惩治,威严扫地,如今只剩一个郑王,那就是国家未来的接班人,国之根本。

    怎么能放到关中去,现在可不是“西出长安万里疆”,关中几乎也成边地了。

    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国家的未来怎么办。

    陛下却似乎没有这样的考虑,言辞坚决:“玉不琢不成器,再说也不是让他像赵立宽那样去前线冲锋陷阵,指挥战斗。

    不过是坐镇长安而已,坚城高墙之内。”

    说着看向郑王:“这点事你不会惧怕吧。”

    郑王脸色发白,明显能看出害怕,却还是咬牙道:“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