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3、哀民生之多艰(2 / 3)
七十了,不怕说实话。
像你们这样的大官怎么都好过,顿顿吃肉吃酒。
我们平头百姓可就不同了。”
吴相公收敛笑意,诧异问:“为什么?难民们走了老丈反不高兴了。”
随行官员皱眉:“怕是你茶水少了吧!”
刚想破口大骂,就被吴相公阻止:“老丈说你的,坐下说,不必理他们。”
老丈收起惊恐,坐在对面,给自己倒了杯茶水。
看着波光粼粼的河面,老眼浑浊。
“不瞒官人,我这日子也就能过几天是几天,不盼着活了。”
吴相公然:“为何?”
老汉招了招手,叫来旁边在烧火煮水的小孙子抱在怀里。
“我家五个孩子,两个女儿嫁了,三个儿子在膝下。
大儿子三年前坐船去南边做生意,听说西南那边的金沙转手到京城能翻一倍利。
一去就撞上叛军,死活都不知道,出钱托人打听也没个准信,现在还没回来。”
吴相公叹口气:“西南三年,牵扯当地百姓数百万众,没想到京城这也受影响。”
老人家面露苦涩,接着说:“二儿子想着趁别人过年,赶腿去梁州买点硝石,那边便宜,自己买回来存着,到三暑田做点冰饮的生意。
没想到顶霜冒雪才去,代国人又打过来了,现在音讯全无。”
说到这,之前愤怒的随行官员也脸色变了。
“开春后,又要发人去郑州给前线大军运粮,我家就剩老五,才十九。
我跟官差说家里就剩他一个,再走了没人种地干活。
他们不管,只说我家三个儿子必须去一个,就把小儿子拖走了。
我这老骨头带着小孙子,田地啃不动,只能拿出棺材本,在这置办个茶摊,领着孙子度日,也不知道道能到什么时候。
我走了也倒清净,不用受苦,就是苦了我这孙儿。”
吴相公和随行官员都沉默了。
“你们这片征了多少男丁?”
“我们村五十二个,多数咬咬牙还能过.....”
随行官员道:“这也没办法,代国人打过来,总不能任由他们烧杀抢掠吧。”
老人苦笑,缓缓点头:“我也不怪朝廷,只怪自己命不好。”
他抚摸着小孙子的脑袋,目光游历回忆起往事:“太宗皇帝打河东的时候我才十七八,家里为不耽误种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