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1、误会(1 / 3)
顾英与战友们落脚扎营,随后卸了甲,安顿好马匹。
“这一趟白跑,从柳林城到柳林城,折腾人啊。”同行的抱怨。
“谁能想到大帅这么厉害,一个月就打穿代军,早知道还用那么折腾。”顾英感慨。
“姑爷不愧是姑爷,小姐找的人,那能错吗。”
顾英嘴上笑笑,心里可知道,小姐小时候可看不上姑爷,大伙只是把事情往好处想了。
她看着小姐长大的。
她家原在小狼山脚下的村子里,十八岁那年,辽国人来打草谷。
她在外面放羊,回来的时候发现村子里烟尘漫天,火光闪烁。
立即意识到不对,不敢回村子,在山里提心吊胆躲了三天,远远看着村子那边。
直到火熄了才敢回去。
村子里七八户人,村头大石头上堆着头颅,只有个哑巴活着,人已经疯了。
她看到了自己的丈夫和婆婆在那堆人里,瞬间撕心裂肺,什么话都说不出来。
茅草房烧成木炭,在院中的井里找到自己还在襁褓中的孩子。
她那时完全没了活下去的念头,无论多少年后想起来,她都会忍不住流泪。
她抱着两只羊在残垣断壁中睡了一晚上,第二天高郡王的兵来了。
他们问了情况,掩埋了尸体,带着她,哑巴和羊一块离开了村子,到南面的边关生活。
后来她又嫁给了救她回来的都头,重新落脚下来。
之后她又被选为亲兵,跟在小姐身边,她不计较,好帮人,大伙都听她的,靠着自己的本事和打拼,慢慢被提拔为都头。
正因她的经历,她对从小无父无母,孤苦无依的姑爷颇为同情。
也没想到姑爷竟然这么厉害,以前看他唯唯诺诺,文静执拗,甚至行事乖张。
其实是心里自卑害怕才会如此。
没想到在瓢舀河为帮小姐,一下将他勇气激出来了,从此后南征北讨的,成了了不得的大人物。
这姑爷不管怎么说,在她看来都是个可怜的好人,还不自弃。
她们这些亲兵,以前听小姐的命令,现在听姑爷的命令,大家都会努力执行。
这次她们是奉命去宣州押解一个自称是辽国公主的人。
当时从柳林城出发到梁州的路断绝不通,只能从柳林北上宣州,从宣州南下,绕道梁州背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