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检讨(为盟主天空之境加更)(2 / 6)
sp;七是茶税。大中鼎盛那会,一年八十多万缗。现在也寄了,断崖式下滑到不足三十万。
八是地方官在节假日、皇帝诞辰或出于隐秘目的给皇帝的红包。德宗那会,韦皋有“日进”,李兼有“月进”,杜亚、刘赞、李锜有“羡余”。至代易又有“进奉”。有些是主动给的,有些是舔着逼脸要的。圣人脸皮薄,给就要,不给不要。这几年也收了些财货,枢密使在保管。
除此还有几项杂钱。
地子、充防、品子、捉公廨本钱者、职田、减料。
职事京官及州县会配给土地,将产出的一部分作为俸禄、开支的补充。所谓地子钱,就是为保障耕作职田的农民利益,而对所在官府、所属大臣按亩征粮,将其返给农民。代宗时,每亩取粟二升,这会调整成了按亩每季收二十钱。
充防。高宗仪凤三年,财政困难,下令——“王公以下率口出钱,以充百官俸食防閤、庶仆、邑士、仗身、封户。”
不论官贵、皇室,司空、太尉、司徒已下,按家庭人口交钱。给你们派各类人员,提供工作餐,发官服,封食邑,都有成本,不能白享受。这大概是李治的一次服从性测试。你连这点钱都不想交,谈何忠诚?
对圣人是好事。始作俑者已有,他随时也可以再征。
品子,国朝职事官六品至九品,勋官三品至五品,年十八以上之子称品子。
搞这玩意的目的?
答案是干活。王公出行你在前面开路。皇帝死了你在葬队里哭丧唱歌扔纸钱,又或者在诸王、公主府邸当跑腿小哥、打手。懒不想干,一年1500钱,交十三年。
捉公廨本钱者。允许州县公款放贷,设捉钱令史专负管。所得利润央地三七分成。朝廷得七,州分剩下的三成。
职田钱。同样是肃代为供军,要求中外官所获的职田粮上缴三分之一。本是应对当时的非常形势,但大清自有国情在此——长庆年统计全国军人,达到了99万。
减料。削减俸禄所得——“建中三年,复减百官料钱以助军。”军队满足不了的风险一升高,就从官吏工资里揩油。
以上即所有正式的、非正式的收入项目。
够花吗?还好。
这会的主要开支有三。
南衙北司的薪俸。代宗朝文官1854员,武官942员,月俸维持在二十六万缗左右,多数达不到——“鐍而不发者累岁。”财政紧张时不发。
德宗朝文官1892员,武官896员。经几次降薪,岁给钱六十一万,单月不到六万。
宪宗朝,李吉甫认为饭桶太多,再削朝官规模,裁员几何没记载,这之后才没怎么动过。广明、光启累次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