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3 / 7)

加入书签

大堆理论。

    另外,再说一下。

    唐在政治上的用语,很有先秦、两汉的味道。

    新年朝贺词:“元正首祚,景福惟新。”

    “唯皇帝如日之升。”这句话出自诗经——“如月之恒,如日之升。”

    “不胜大庆,千秋万岁。”出自韩非子,也是两汉很流行的瓦当词。

    “行舟不息,坠剑方遥,验刻而求,可谓谬矣。”

    “况天人之际,其肃恭之礼,以两君为喻,不亦大乎!”

    “卿云引燎,灵迹盛事。慎终如初。长福万姓。”

    “仲类于上帝,配我高祖。在天之神,罔不毕降。禅于社首,佑我圣考,祀于皇祇。在地之神,罔不咸举。”

    “维天生人,立君以理。维君受命,奉天为子。”

    “先王大教,敢不底行?”

    “圣母临人,永昌帝业。”

    “甘泉雍畤,后土汾阴。”

    “获兹神符,应于嘉德。”

    这只是一些我记得的,是不是很有那味?

    是的,我觉得,写唐代小说,如果涉及到的剧情,行文没这种感觉,写出来的对话给人一种宋明既视感,那就太出戏了。你可以像先秦、像汉、甚至像魏晋,可以翻译腔,但唯独不能像宋明清,因为它还没出现。

    文言文读得多的朋友,应该一眼就能分辨出唐文、汉文、魏晋文章、明文。

    二,名词。

    上帝:这个不是漂洋过海过来的舶物。是中国人根据耶稣在西方的地位,把耶稣翻译为上帝。

    古人哀嚎一声:“噢,我的上帝!”

    你也别觉得:什么玩意?你崇洋媚外呢?

    爷:这也不是满清的专属词。不要唐人对别人说一声:“爷!里面请!”就觉得是清宫戏。如果你觉得是,那我只能说,你被辫子戏毒化太深了,已经到了风声鹤唳的地步。

    阿某:这也不是满清的专属词。阿兄,阿父,阿翁,阿弟,阿姊,阿妹,阿哥,阿爷,这也是早就有了。

    顾炎武《日知录》——唐人谓其父曰哥。

    《广韵》:“呼兄为哥,唐之始也。”

    总之,唐代称呼很乱。以主角为例,淑妃、南宫宠颜、赵如心这些妃嫔私下叫他一声:阿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