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浮生半日(3 / 6)

加入书签

反之也能看出,洗脑还是很成功的。

    灭绝种类,不是李唐上下的风格。

    况且,包括党项在内的四方蛮夷,并没有被圣唐亡国灭种的资格。

    纵然天步多艰,照样扫胡无敌。打垮你之后,有自信、有能力、有这个文化基础搞定你。

    所以,又一次大考到来了,不能比前人做得差。

    “………保险库副使臣偓拜见陛下。”韩偓精神矍铄,见礼道。

    “韩公。”圣人殷勤的招呼道:“快坐。”

    韩偓坐下。

    “在灵夏的广袤土地上,揭竿而起的蛮子无数,以公之见,计将安出?”圣人开门见山。

    韩偓却朝他身后的李敬慎看了一眼:“何不问问殿下?”

    真是个老狐狸!韩偓把话挑明了,圣人也不能无视,转而问起李大郎。

    “禀陛下。”李大郎说道:“北方蛮夷群起作乱,必是因为有人散布会强制推行蓄发令、编户令、会对他们斩草除根之类的谣言。只要派大臣宣抚辟谣,便可瓦解那些被威逼利诱、被误导的蛮夷,再征讨剩下的铁杆反贼,计三月,灵夏可复。”

    李大郎这个建议没问题,历来都这么干,可圣人却听得直蹙眉。

    秃发髡顶,鼠尾小辫,实索虏陋俗。

    峨冠博带,穿簪引孔,乃圣唐雅政。

    蓄发令是金城扫虏以来的铁政,这些年在关西、关中能控制的地盘上严格执行。如今要进军灵夏,也理应推广,那些顽固不化的刁民自然应该狠狠镇压。让你蓄个发都不干,还能指望你当顺民、良民?

    可按李大郎的说法,我还得下诏辟谣,表示不会推广?

    见圣人表情阴沉,韩偓忙给李大郎使了个眼色,补救道:“变夷为夏、普遍王道是中国自宗周以来的一贯国策,蓄发令肯定要推广,但不必在一时。方今仇敌还是藩镇。俟六合一,再钝刀割肉,蛮夷还敢、还能掀起什么风浪?”

    “那得多久?”

    “不久,顺遂则二十年,少则十年。”

    话音未落,就听圣人不悦道:“朕已年近三旬,岂能坐等十年?”

    韩偓一窒。

    “罢了。”李大郎在场,圣人也不好批评其师:“宣抚宜可,派谁去呢?”

    “京兆少尹李幽干练,新科进士秘书郎杨凝式智计过人,可为使。”韩偓提名道。

    “准奏。”圣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