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艇军(2 / 3)

加入书签

,彭刚的士兵们,也可以说是他的学生们。

大多数都已经能够在组长、连长的监督下遵守纪律和秩序,养成了较为良好的生活习惯。

四十组到六十组这二十个组编入营伍的时间较短,仍旧能在他们身上看到一些散漫气息,不过比起刚编入营伍的时候进步已经很大。

这次若能顺利拿下武宣县城,四十组到六十组的新兵很快也要变成老兵了。

“哪里有让客人收拾桌子和碗筷的道理明日还要前往武宣县城,让他们先歇息吧。”邱二嫂款步走到彭刚身边说道。

“席面碗筷我会让人收拾的。”

“让他们收,这是很早就同他们定下的规矩,不让他们收,他们反而不敢安心休息。”彭刚说道。

“你给他们定下的规矩似乎又繁琐又多,方才你不发话他们都不敢坐下动筷子,这些规矩有什么讲究吗”邱二嫂好奇地问道。

“吃饭如上战场,如果在餐桌上我都无法约束他们,让他们做到令行禁止。又如何敢保证在战场上,他们能够不打折扣地落实我的命令,让他们衝锋就衝锋,让他们撤退就撤退。”彭刚解释说道。

“好像是这么个理。”邱二嫂想了想,觉得彭刚说得有道理。

她麾下的艇军纪律就十分涣散,除了一百六七十號跟隨了他六七年以上的老人比较听她的之外,余下的人,邱二嫂难以约束。

以前罗大纲和苏三娘的艇军部署亦是如此,不过在照著彭刚给的步兵操典断断续续地练习一年之后。

罗大纲、苏三娘艇军部署的散漫作风有所改观。

可也仅仅只是有所改观而已。

罗大纲曾和彭刚抱怨过这个问题,彭刚也向罗大纲指出了问题所在。

罗大纲御下没彭刚这么严,做不到像彭刚这样事无巨细,不仅亲自抓训练,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睡也管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罗大纲和彭刚兵源也不同。

罗大纲早先招兵买马注重个人勇武,其兵源多是江湖上的老油条,调教起来难度比彭刚的学生高的可不止一星半点。

彭刚招兵重年龄和出身,个人勇武几乎完全不考虑。

所招的大多是淳朴良善的农家子弟,又年轻没什么阅歷,容易管束。

偶有几个像黄大彪那样的刺头,彭刚也有能力和精力將他们治得服服帖帖的。

如果让彭刚带罗大纲的那些艇军,彭刚自认为他做得不会比罗大纲更好。

首先他的武艺就不过关,难以服眾。

天地会这种江湖武装对个人武艺很重视,没一身好武艺傍身,在会內很难抬起头。

更难以树立起个人威望。

其次嘛,这些游匪出身的江湖人散漫惯了,像约束自己学生一样约束他们,队伍很快就会散伙。

毕竟离了罗大纲,外头大把的匪寇头目愿意接收他们,甚至还能让他们当小头目。

离席后,彭刚將这次带来的六百把刀枪分给了艇军。

罗大纲、苏三娘、邱二嫂的部署都分到了两百把。

彭刚送给他们的冷兵器都是由精良的锻铁打造,皆是红莲村兵工厂出品,质量要比一些艇军小头目自用的刀枪还要好。

收到刀枪的艇军们很高兴,兴高采烈地把玩起到手的新傢伙,连连夸讚上帝会的兄弟大气,把他们当自己人,这么好的兵器都直接送。

分了武器,彭刚牵头组织陈承瑢、卢六、罗大纲、苏三娘、邱二嫂开会討论如何攻取武宣县城。

天地会的陈亚贵去年起於武宣、象州之间,曾攻打过武宣。

只是彼时陈亚贵刚刚起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