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治本之策(2 / 3)
平在山根据地三面环山,东北为平南县之鹏化山区,西南为贵县之莲山、龙山,北为绵延不绝的大瑶山。
南有黔江阻隔。
是一面临水,三面环山的兵家险地。
山区地形易守难攻,他们对当地地形的熟悉程度远胜於清军。
以紫荆山、平在山、金田为依託,短时间坚守,为团营训练爭取三四个月的时间,肯定是没问题的。
当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
那就是紫荆山、平在山根据地实在太穷了,物產不丰,无法长期供养五万人,只可短期坚守。
只要清军將帅督师脑子没问题的话,肯定会採取坐困之策,想法子困死他们。
广西清军虽然胆怯,士气较低。
让他们进山剿五万之眾的上帝会会匪,肯定是没这个胆量和能力。
但派遣重兵大炮死守封锁主出山要隘,断绝上帝会与外界的联繫,切断上帝会的补给渠道,这个能力清军肯定还是有的。
虽说彭刚得了武宣县城及其周边村墟的粮食物资,可於整个上帝会集体而言,也只够食用三四个月。
当然,彭刚由於准备充分,不仅团营令之前就未雨绸繆,购买囤积粮秣。
团营令后又主动攻袭武宣县城,取武宣之粮为己所用。
他的存粮是各部中最充足的,能维持八个月左右的消耗。
但上帝会毕竟是一个集体,如果总部那边以及其他部署知道他有余粮,肯定会让他调拨粮食支援总部或者上帝会的其他部署。
想要不被清军困死於紫荆山平在山根据地。
赶在清军合围之前,儘量多囤积物资只是治標之策。
想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还是需要扩大根据地,扩展上帝会的活动空间。
不致让清军扼守几个山口就能断绝他们同外界的联繫。
扫了一遍地图,彭刚的目光最终停留在黔江上。
黔江水道!
广西绿营烂,广西的绿营水营更烂!
桂省水营羸弱不堪,连像样的舟船都没几艘。
彭刚现在可是收编了长期活跃於黔江、潯江两江之地的艇军武装!
在武宣所抄缴的舟船数量也很可观!
水战乃艇军所长。
艇军此前虽未能成事,可从来没有败给过广西的绿营水营。
基本都是在上岸后被清军的陆师打败的。
有两个以諳熟水性的艇军旧部为班底组建而成的水营。
彭刚完全不怵广西绿营的三个水营,同清军爭夺黔江的制江权。
只要掌握了黔江的制江权,他即可將活动范围扩展到黔江两岸,甚至是下游的潯江两岸地区,不致从外界获取物资的渠道被清军完全切断。
当然,並不是说只要控制了黔江的制江权清军就困不死他了。
而是清军一旦没了黔江的制江权,封锁他的成本將大大增高。
必须拉长封锁线,在黔江南岸分兵扎营,时刻监视他的动向。
清军的封锁线一旦拉长,兵力分散,就容易出现漏洞。
彭刚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传闻冯云山和洪秀全他们要拉他进核心决策层,不知道这件事何时能落实。
彭刚之所以不愿现在去金田,还有个更重要的原因是。
上帝会决策层的主张是集中所有兵力於金田蒙冲的总部根据地,以期面对清军即將到来的围剿时能对清军形成兵力优势,以眾击寡,击败清军。
而彭刚不想放弃苦心经营了两年有余的平在山根据地,他的想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