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投石问路【为舵主天剑舞飘香加更!(2 / 3)
这样的人,在获悉本省提督兵马要过黔江水道,肯定是会有所行动。
“我军兵器弹药、粮盐药餉共计二十七艘重船,车马难载,山路难行。走陆路那得拆箱卸货再寻车装运,一番折腾下来,七日都未必能抵达桂平城,岂不误了郑抚台剿匪大计”閔正文闻言直摇头。
虽说他有意和李孟群套近乎搞好关係,不过舍便捷的水道走陆路在他看来实在太遭罪,太荒唐了。
“山路虽艰,险可控。江路虽快,敌可伏。”李孟群又提出让閔正文直接坐镇武宣。
“閔军门已至潯州府境內,亦可於武宣坐镇。”
反正閔正文已经到了潯州府境內,就他这怂样,没人指望他能剿灭上帝会会匪,在哪儿坐镇不是坐镇
閔正文连连摇头,武宣县城城小不说,还易攻难守,前些阵子又刚刚被上帝会会匪占过,城內钱粮无多。
他愿意留在武宣城,他手底下的那些官兵恐怕也不乐意。
武宣哪有府城桂平来得安全快活
“郑抚台之钧旨不可违,下官若顿兵武宣城不前,恐郑抚台怪罪。”閔正文抬出郑祖琛搪塞了过去。
见閔正文去意已决,李孟群心知说再多也没用,便不再白费口舌,只是嗟嘆连连。
不过要走也罢,柳州协绿营军纪极差,如果留在武宣城,也是件麻烦事。
酒足饭饱后,倦意上涌,閔正文便告退离席歇息。
李孟群的话閔正文也不是完全没听进去。
翌日清晨,临出发之前,閔正文有些犹豫。
“李知县所言不无道理,閔军门,我们不如先投石问路若黔江水道安全无虞,再出发也不迟横竖也不差这两三天。”刘永清提议道。
“卑职再派些精干得力的兵丁,扮成山民进平在山探查一二,以查探上帝会会匪是否在潯江两岸布设有伏兵。”
“就依你所言,让五百土兵並一千民夫扮作我们的前军,掛上我的帅旗先行,你且派你的隨丁进山查探一二,若无伏兵,大军再行启程前往桂平府城也不迟。”閔正文心里盘算了一番后对刘永清说道。
话分两头。
閔正文的大军进抵武宣之前,杨秀清便与彭刚、冯云山等人完成了部署。
由於太平军缺少兵器军需,杨秀清不打算採纳罗大纲火攻敌船的计策。
伏击地点选在距离碧滩汛不远处的黔江拐角处。
杨秀清把自己带来的中军並一千牌面、彭刚的左军,合计五千五百余人布置於北岸。
石达开的中一军,韦昌辉的右军,並前军林凤祥、李开芳的两营,合计四千一百余人布置於南岸。
冯云山的后军,则作为预备队,留守碧滩汛,以备不时之需。
万事俱备,只等閔正文入瓮。
不出所料,閔正文还是选择走黔江水道。
彭刚派出的侦察部队乘快舟侦查到了閔正文大军已经启航出发。
陈阿九让侦察兵留下继续侦查閔正文军的动態,他自己则亲自把消息带到了北大藤峡,告知埋伏於大藤峡的彭刚与杨秀清。
“稟二位军长!閔妖头的大军已经从武宣城出发,预计再有两个小时,也就是一个时辰的水程,便可抵达大藤峡。”
“船队可掛有閔正文的帅旗”彭刚询问陈阿九道。
“有!头船掛著閔字帅旗!属下看得真切!”陈阿九信誓旦旦地说道。
“船队有多少条船估摸著有多少人”彭刚继续追问道。
“六七十艘几千人”陈阿九有些不確定。
他在看到閔正文的大军从武宣城的南门码头启航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