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向荣入潯(2 / 3)

加入书签

道。

彭刚有考虑过是否坚守三里墟的问题。

其实要守的话,三里墟也不是不能守。

只是不能像清军一样单纯的死守三里墟。

而是要和东乡一样,构建起一套层次分明,主次有序的纵深防御体系。

以三里墟西北五六里外台村、灵湖为关栏,三里墟西南二里外的制高点东岭为烽火台,俯瞰观察周围清军的动静。

再將预备队配置在三里墟,以应对清军的进攻。

只是这么一套配置下来,不仅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修建配套的防御设施。

还得至少分出两千兵马才能把这套防线给经营起来。

彭刚的根据地在平在山的红莲村、碧滩汛,即便强行军,也要一天一夜才能抵达三里墟。

三里墟距离根据地太远,杨秀清等人的主力还在金田、新圩、江口圩一带,尚未回师蒙冲。

在这种情况下分兵守三里墟不是明智之举,不如直接摧毁三里墟,撤回紫荆山、平在山根据地。

交代完,彭刚让火銃营把已经修好、能继续用的輜重车拉到三里墟去运物资。

为了加快运送物资的速度,彭刚还动员了东乡、大冲附近的百姓一同协助运粮。

大冲地区是本就是彭刚的势力范围,不多时,王大雷便组织了八百来號当地青壮响应动员来到东乡。

中军在占领东乡后军纪很好,与民秋毫无犯,在当地深得民心。

东乡附近的大多数百姓都已经入了上帝会,被编入中军队伍。

得益於良好的群眾基础,彭刚也从东乡动员了一千六百多名百姓前往三里墟协助拉物资。

击败周天爵所部的清军,仗著彭刚的左军仍旧驻屯於东乡。

林启荣有些贪功,引兵四处出击,追杀清军的散兵游勇,一度打到武宣城外。

见武宣城內的清兵坚守不出,林启荣遂拿著缴获来的金银四处採买物资。

武宣、象州方面已无清军大军的威胁。

彭刚这边则按照原定计划,会同秦日昌、罗大纲围攻勒马的潯州府水营水寨。

大鲤鱼田芳死守勒马水寨不出,同时派人突围出去求援。

可此时武宣、象州一带哪里还有援兵

勒马附近的水路、陆路皆已经被秦日昌、罗大纲围得水泄不通。

大鲤鱼田芳只能死守勒马。

罗大纲见大鲤鱼田芳坚守不出,便与秦日昌放火烧勒马水寨,將大鲤鱼熏成大熏鱼,旋即猛攻勒马水寨,以眾击寡,消灭了半营潯州府知府刘继祖引以为傲的潯州府水营。

大鲤鱼田芳害怕罗大纲对其施以酷刑,自刎而死。

时隔两个月,黔江上游的水道,由此再度畅通。

武宣境內的黔江江段有若干渡口,这些渡口是粮食、盐巴、布匹等商品输入武宣的主要交通要道。

重新控制这条水上交通线,意味著能够从这些沿江港口採买物资,以缓解根据地的物资供应。

毕竟现在彭刚要养活平在山根据地的一万一千余人。

每天消耗的物资是天文数字,而平在山根据地除了木头之外,便没有什么有价值的產出。

彭刚只能靠消耗根据地的库存物资维持根据地的运转。

然而这种大好的局势並未持续太久。

向荣在收到李孟群、秦定三的来信后,心急如焚,为挽回武宣、象州一带的危局。

只留下少量兵马给他的儿子向继雄。

让向继雄留在桂林府追剿陈亚贵所部的残兵败將,以为向继雄日后铺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