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战俘营乐,不思绿营(2 / 3)

加入书签

劈柴能换到的工分也比舂米高,柴劈得好,劈得多每天还能吃上半斤精米饭。

这工作可是陈南山可是好好表现了三个多月才爭取来的。

陈南山倒没觉得在这里当俘虏有什么不好的。

以往在武宣县城的时候,他的上司黄灿动輒对他非打即骂,脏活累活要命的活全丟给他干。

剿匪的时候让他冲在前面,论功行赏的时候让他排在后头。

战俘营多好,做了俘虏后,陈南山只因为嘴硬挨了罗大纲的一回打,打完还给治了,其他时候压根没挨过打。

每天结算工分的时候,管工分的小先生处事也很公道,该多少就多少,绝不剋扣。

他现在每天都有盼头,盼著吃上自己劈柴换来的饭,盼著下午战俘管理处的小先生来给他们说书,盼著晚上在篝火旁和兄弟们打上几把斗地主去睡觉。

陈南山感觉在这里比绿营舒坦有意思多了,没那么慪气,更没什么糟心事。

“也是,打不过他,也跑不过他。”李瑞想了想,觉得陈南山说得有道理,继续闷闷不乐地埋头舂米。

“想开点,在哪儿过不是过你识字么”陈南山问道。

“我正儿八经考过武举的。”李瑞对这个问题感到莫名其妙。

“既识字,这些东西给你看著解闷,等下工的时候,我再来教你打斗地主,有意思的很。”说著,陈南山翻开隨身携带的土布包,掏出一沓书页,挑了些不带插画的塞给李瑞。

一脸疑惑的李瑞接过书页,饶有兴致地看起这些短篇故事解闷,《给旗爷道声吉祥叩个头》、《仗归绿营,功归旗营》、《兵不如奴》、《百战一赏,一跪半升》、《没门路没银子还想提拔》。

下午,彭刚带著八个营连长和二十五个二期的学员来到战俘营。

莫村一战、台村-彰钟桥一战的伤亡减员,彭刚决定从战俘营里挑十五个老俘虏补充。

负责管理战俘营的是一期的老学员刘正浩。

得知这次彭刚要从战俘营挑十五名俘虏补充进常备部队,刘正浩有些惊讶:“先生,咱们还有很多年龄和条件都合適的预备役人员,怎么挑人挑到战俘营来了”

“我总不能一直白养著这些俘虏吧”彭刚问道,“就要十五个人,十五个人能挑的出来么”

起事以来,彭刚大规模俘虏过三次清军。

一次是攻袭武宣县城。

一次是大藤峡战役。

最后一次,就是近期的莫村一战。

老实说,三批俘虏中,质量最高的是大藤峡战役俘虏的桂柳兵,这些桂柳兵很多都是標营的標兵,广西绿营的精华。

只是桂柳兵在武宣犯下的罪行不可饶恕,彭刚的队伍里有四分之一的武宣人,思量再三,没有接受这批俘虏。

不过彭刚倒也没觉得多可惜,桂柳兵的这些老兵油子虽然能打。

但很多都是绿营军官的亲兵,他们平时的待遇不差,也更加滑头,改造策反的难度比一般的绿营兵和团练大得多。

“能。”刘正浩拿出武宣战俘的名册,如数家珍地介绍了十五个人。

彭刚让刘正浩吹集合哨把武宣的老俘虏集中起来,让八个营连长去挑人。

得知常备兵要从他们武宣的老俘虏中挑人,陈南山急忙撇下李瑞,收起纸牌,匆匆跑来集合,希望能被选上。

见战俘营管理处的处长刘正浩不推荐自己,来挑人的营连长也不挑他,陈南山很不服气。

看到彭刚也在,陈南山当场闹了起来,不服气道:“將军,我在战俘营的表现是有目共睹的,他们不挑我,必是徇私偏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