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败了?(1 / 3)
第154章 败了
“有了重炮,我们再也不用担心面对清军的重炮没有还手之力。”陈旭元欣喜若狂地说道。
“炮肯定是越大越好!”
“也不尽然,大炮有大炮的好处,小炮有小炮的好处。只是用法不同罢了,没有好坏之分。”彭刚伸手摸了摸炮身上的铸铭。
“劈山炮因为轻便,我们可以扛著、拉著劈山炮在山里走,而重炮就做不到。”
重炮和劈山炮各有各的用途,彭刚不可能有了重炮就放弃劈山炮。
至少在能够自製或者进口买到更好的轻型火炮,有更好的替代品之前,彭刚不会考虑放弃劈山炮。
陈旭元等人喜欢大炮的想法彭刚能够理解。
毕竟八个多月来,他们左军在清军的重炮面前吃了不少亏。
炮兵连的炮兵们难免会萌生出重炮一定比劈山炮好的错误观念。
就左军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其实劈山炮才是更適合左军后勤与作战方式的炮。
“属下受教。”
陈旭元细细咀嚼著彭刚的话,觉得彭刚说得有道理。
“其实你们面前视若珍宝的这尊八百斤重炮,已经落伍,算不得好炮。”彭刚循循善诱。
“落伍”
陈旭元、梁震等人感到很不可思议,眼前这尊广东军器局所造的八百斤重炮,已经是这些广西山沟沟的后生仔们有生以来所见过的最好、最厉害的炮了。
在他们看来,清军的重炮射程威力已经十分惊人。
“先生指的是洋人的炮”陈旭元猜测道。
虽然陈旭元只是个连长,不过他资格老,炮兵连又是特殊的技术兵种,左军全军仅此一连。
陈旭元平日里更经常和各营营长廝混在一起,而非和连长们廝混在一起。
三营长谢斌有时候喝高了会和他们讲述鸦片战爭时期在广州的见闻,尤其是洋人的坚船利炮。
火銃营也有不少褐贝斯是从洋人那里购买的,並且质量要比他们自製的破虏銃好。
陈旭元觉得既然洋人能製造出工艺精湛,十分皮实耐用的褐贝斯,应当也能製造出好炮。
“现在洋人的枪炮比我们好。”彭刚微微点头。
“我们以后不仅要买洋人的枪炮,更要自己造出比洋人更好的枪炮,只有自己造的东西,才是真正属於自己的,用著心里也踏实。”
“乾隆那老韃酋坏得坟墓冒黑烟!明明几十年前洋人给他送过更好的洋枪洋炮当贺礼,这老韃酋一直藏著掖著!”陈旭元攥紧拳头说道。
在红莲村的课堂上,彭刚向这些学生们讲过马嘎尔尼出访清国的事情。
“对!洋人也不是啥好东西,万一洋人又想打咱们,讹咱们银子,不卖给咱们炮,或者卖给咱们的炮有问题,我们在战场上遇到洋人要吃大亏!”梁震觉得洋人和清廷一样坏。
鸦片战爭前夕,英国对华贸易中,除了鸦片之外,顺差最大的商品为织品。
在织品贸易中,英国大约有五十至六十万英镑的贸易顺差。
折合成库平银即一百五十二万两到一百八十二万两的顺差额。
也即是说在正常的贸易情况下,织品是英国对华输入的商品中最赚钱,最有优势的商品。
质优价廉的布也確实对沿海地区,尤其是开埠地区的传统染坊布铺造成了很大的衝击。
梁震家在没破產前经营著一家小染坊,造成他们家破產的除了清廷繁重的摊捐外,就是洋人输入的洋布。
故而他对洋人的敌意不比对清廷的敌意轻多少。
“將军,我们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