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今夜官府施粥(2 / 3)

加入书签

p> “清妖的船送不走那么多人,更多的清妖还是要渡过黔江,从南岸陆路遁走。”彭刚微微摇头说道。

清军在西门码头、南门码头准备的江船带不走城內的大几千清军。

黔江南岸不派兵设防,彭刚就是希望武宣城的清军能从南岸陆路遁走。

“可惜了,我们兵力还是有些捉襟见肘,不然这次能连同武宣城內的清妖一起灭了。”冯云山不无遗憾地说道。

“武宣城內的清军残兵已经被我们打残、打怕了,不足为虑,早灭晚灭都一样。”彭刚举起千里镜观察著武宣城內瑟瑟发抖,跟无头苍蝇似的,抱头乱窜的清军。

“张妖头所部的清妖连战连捷,势头正盛,那股清妖才是大患。”

如果不是要留著余力收拾张必禄所部的清军,武宣城的周天爵、向荣两部清军。

左军和后军举全力也能勉强吃下。

凡事都有轻重缓急,当务之急是先灭了黔江南岸的张必禄所部清军,打开局面。

向荣和周天爵所部的清军短期之內无法对太平军形成太大的威胁。

消灭武宣城內的清军,最多是一场战役胜利。

张必禄所部的清军未受到重创,消灭张必禄所部的清军,是一场战略上的胜利,可以从根本上扭转太平军的不利局面,孰轻孰重,不言而喻。

重炮连十六门重炮对火药的消耗十分惊人,平均每打一炮都要消耗两斤半的火药。

仅仅只打了五轮,整整两百斤左右的火药就化为硝烟。

炮兵果然费钱,就重炮连刚才打出去的两百斤火药,都够火銃营打一场高强度的战斗。

但效果还是有的,打到第五轮,各炮组的老炮手们基本上已经熟悉了各自大炮的弹道。

到了第五轮,十六门重炮,已经有十二门能命中城墙了。

重炮连炮兵的准头之高让冯云山和胡以晃两位友军將领嘖嘖称奇。

他们都觉得左军的炮手打得比清军炮营的炮手要准。

不止是友军,城內的敌军也觉得教匪炮手打炮打得太他娘的准了。

不少清军都担心继续这么打下去,武宣城的城墙真的会被教匪的重炮轰塌。

儘管绿营和团练头目们信誓旦旦地向麾下的兵丁团练保证,武宣城的城墙道光二十一年,即九年前刚刚经过修缮,教匪的重炮不可能轰塌城墙攻进来。

同时强调教匪没有多少火药,打完这几轮炮,教匪的重炮就是废铁一堆。

可兵丁团练们可不敢赌武宣县城墙能一直屹立不倒,更不敢赌教匪不会攻进武宣城。

至於教匪缺少火药,更是无稽之谈!

三里墟大营的火药可是连重炮一同被短毛教匪给缴获了去。

稍微有点脑子的人都清楚短毛教匪现在不可能缺火药。

武宣城內的兵丁团练们人心惶惶,都对绿营军官和团练头目们的说法持怀疑態度。

比起武宣城墙能不能被教匪重炮轰塌,武宣城內的民心向背这一问题更为严重。

武宣城本就缺粮,清军大军入驻武宣城后不顾武宣百姓死活,大肆收刮武宣城的民脂民膏,恨不得將武宣城掘地三尺,搜寻粮秣与金银財帛。

饿得眼冒绿光的武宣百姓只恨没早点上平在山,跟彭刚走,这样现在没准还能有口饭吃。

武宣城內尚有七八千百姓,百姓们又都盼著太平军进城。

道光二十一年参与修缮武宣城墙的百姓,又散播出当初县里和府里拨付八千五百二十六两白银用於修缮年久失修的武宣县城城墙,落到实处的银子不到千两。武宣县城的城墙只是驴粪蛋子表面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