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已成定局(2 / 3)

加入书签

些清军,多已中了陷阱,或是跌入陷坑被陷坑下的竹木籤子扎死扎伤,或是踩上铁蒺藜抱腿哀嚎。

即使侥倖躲过陷阱,前方还有左军和天地会的火銃、弓弩等著他们。

火銃手和弓弩手身后,还有数量眾多的长枪手、刀牌手、甚至是为了復仇拿著鱼叉、草叉、柴刀、镰刀、扁担等傢伙什的当地百姓。

这等形势,莫要说他麾下的兵丁乡勇心气已经散了,无法收拢起来结阵突围。

即使能收拢部队结阵,也难以突出重围。

李星沅自知难逃此劫,喝令家人搬来一箱金银,结结实实地捆在身上。

满满一箱子沉甸甸的金银负身,年纪比较大,身体抱恙的李星沅行动吃力,他看向孙应照:“孙总兵,就由你送本官最后一程,把本官丟下江去。”

“还望大人从长计议,莫要轻生!”孙应照撇了刀,双膝跪地,不愿起身,哽声说道。

孙应照为人要比早跑得不见踪影的刘长清要厚道许多。

李星沅是孙应照好不容易抱上的大腿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李星沅近来对孙应照照拂有加,孙应照心存感恩之心,他下不去手。

“本官乃是朝廷钦差,岂能落入贼人之手,晚节不保”李星沅爆喝道,“孙总兵,你就帮老夫完成最后的心愿,保全老夫的晚节!快啊!你还在等什么!等教匪生擒了本官么”

孙应照心一横,一咬牙,同一名壮硕的亲兵合力將李星沅抱起,扑通一声跳入涛涛湘水之中。

岸上的罗大纲透过千里镜,眼睁睁地看著李星沅跳入绑了个箱子沉下湘江,为之顿足惋惜。

得,没法子活捉李星沅了。

天地会虽然打不了硬仗,但打顺风仗的表现还不错。

李严通带著他的部署死死將六千余清军兵丁乡勇死死围困在於湘江两岸,使得群龙无首的清军难以突围。

清军前前后后勉强组织了大大小小八九次突围都未竟成功。

即使刘长清、孙应照两位总兵亲自统带亲兵突围,也分別被李奇的二营、谢斌的三营轻鬆地驱赶回江岸上。

就连刘长清,也被劈山炮打出的铁砂命中倒毙。

清军见两位总兵的亲兵队伍都被短毛轻易击退,其中一个总兵官还被当场打死了,突围无望。

清军逐渐成批成批地放下武器向罗大纲乞降。

自此,李星沅的湘南清军主力覆灭,李星沅葬身湘江、刘长清突围未遂被打死。

湘南大势已去,太平军入湘已成定局。

左军经常俘虏清军,不过一次性俘虏近六千名清军尚属首次。

罗大纲將俘虏捆了,让当地乡民协助甄別出队伍里的民夫。

对於这些民夫,除了夫长和总夫头,罗大纲没有为难普通民夫,甄別无误,確定他们是民夫,不是兵丁团练偽装的,便放了他们,临行前还给发三升米、一钱银子当盘缠,让他们回乡。

左军不仅放了他们,居然还发盘缠。

这让向来应夫一日,倒赔百文的民夫大感意外,以为自己是在做梦。

清朝的民夫,按照徵调类型有四种。

分別为漕运民夫、河工夫役、战时军夫、驛站马夫。

罗大纲俘获的这些民夫属於待遇最差的战时军夫,口粮盘缠皆需自备不说,还危险。

一般而言战时军夫需自备五日乾粮,官府虽承诺战后补银,但也只是承诺而已,拖欠剋扣、甚至直接不发是常態。

民谚自带棺材去扛粮的说法並不夸张,战时军夫的死亡率向来很高。

不仅是因为在战事紧急,兵丁和团练都不够用的情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