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湘北糜烂(3 / 3)
兵撤到了郴州城以南,湘粤交界处的宜章。
与此同时,负责堵御周天爵、向荣所部清军的冯云山、曾水源所部的南、西二殿兵马亦在永、衡二州交界处的归阳击溃清军,毙俘一千五百余人。
在送了些炮灰后,为保全主力兵马,周天爵、向荣慌忙引兵撤回零陵。
向荣是军事嗅觉较为敏锐之人。
儘管冯云山、曾水源所部的南、西二殿太平军,在归阳击溃了周天爵、向荣所部清军。
但由於南、西二殿吸纳了不少新兵,较之桂林、全州战役期间,战力有所下滑。二殿伤亡也不小。
向荣为之捶胸顿足,感到惋惜不已。
感慨要是全盛时期的楚军、镇筸兵,有希望在归阳一战中勉强取胜。
为此,向荣急令湘西乾州厅屯弁出身的邓绍良带著银钱去尚武之风甚重的湘西地区徵募些镇筸兵来。
他要亲自调教新兵,待成军后一血屡战屡败之耻。
永、郴二路清军相继溃败,不敢继续北上窥伺衡阳、长沙。
杨秀清得以有了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带领东殿兵马,以及林凤祥、李开芳所部的西殿大部分兵马围攻长沙城。
彭刚得胜后亦回师衡阳,整军准备进入长沙府。
太平军主力相继北上,打通湘江航道,直趋长沙城。
自萧朝贵战死,西殿人马撤出长沙城后,长沙城再度告急。
屋漏偏逢连夜雨,此时韦昌辉、石达开率领的辅、翼二殿太平军偏师,亦顺资江而下,沿途几乎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轻鬆进入洞庭湖,泛舟於洞庭湖上,顺手击溃了从水路驰援长沙的两千湖北兵勇。
当然,所谓的偏师,是相对太平军而言。
在清军眼里,韦昌辉、石达开的这支人马可是有两三万人,能轻易歼灭湖北营勇两千精锐的正军劲旅。
湖北巡抚常大淳闻之骇然失色,认为进入洞庭湖的这支长毛才是主力,急忙將要调到长沙的剩下四千鄂军营勇从岳州府府城巴陵收回武昌。
八百里加急驰奏京师,告之咸丰岳州危机,武昌难保。
同时致信赛尚阿,恳请赛尚阿把此前从湖北调拨走的湖北营勇调回湖北,以保住岳州,拱卫长江重镇武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