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武昌(3 / 4)
万余种,碑刻千本,砚石数百,冠绝湖南。
如此浩如烟海的藏书,常大淳毕生已是阅之不尽。
然而常大淳仍旧孜孜不倦地收藏各种书籍,尤其是名贵古籍。
虽说常大淳跟大清的官员一样,喜欢黄白之物。
可和其他官员不同的是,常大淳于个人享受,置地买田方面並无太大的追求。
常大淳敛財,更多的是为了搜罗购买更多的书籍。
即使这些书籍他这辈子都无法读完,可常大淳光是看著满墙满屋的藏书,都感到无比满足。
哪怕是目下太平军已过陆溪口,正直奔武昌而来。
常大淳仍旧没有放弃搜罗藏书的爱好,依旧照常整理刚刚搜集到的藏书。
比之桂林、长沙两座省垣。
武昌城的组织动员能力要差了好几个档次。
截至目前,武汉三镇仅有兵三千余名,雇募得民勇千余人。
1850年代,虽然还没有武汉都市圈的说法,可武汉三镇已初具雏形。
不过此时的汉阳、汉口尚小。
尤其是汉口,连城池都没有,就是一个紧邻湖北省垣的巨型市镇。
歷史上汉口的兴起,要等到1860年代列强將触角伸到长江腹地,於汉口开闢租界。
按照当前的世界线,洋人是否还有机会將势力渗透至长江腹地都很难说,更遑论在汉口开闢租界。
武昌自古为鄂胜名城,元明清三朝俱为省垣,是武汉地区无可爭议的政治、经济中心。
李孟群之父,湖北按察使李卿谷觉得汉阳、汉口虽远不及武昌,可若能经营隔江相望的汉阳、汉口为武昌之藩篱,將大大扩大武昌的防御纵深。
教匪军即將兵临城下,常大淳仍旧在摆烂,无所作为,李卿谷实在是看不下去了。
李卿谷不顾常大淳家人的阻拦,携满人同僚瑞元,径直闯入巡抚衙门內宅来见常大淳。
“常抚台,別再把玩你的那些书啦,你藏书再多又如何教匪军若是破城,你的这些藏书,还不是白白便宜了教匪,尽归教匪所有!”李卿谷一把夺过常大淳手里的书籍,厉声说道。
“是啊,常抚台,武昌如何守,你快说句话,拿个主意啊!”瑞元亦是催促常大淳拿个主意。
“本抚已於陆溪口以巨石沉江,教匪片舟不能过陆溪口,本抚也已致信催促赛中堂和骆抚台他们发兵追剿教匪,等赛中堂和骆抚台他们追上教匪,必能大败教匪,杀得教匪片甲不留,保武昌无虞。”满脸不悦的常大淳抢回李卿谷手上的书籍,搪塞道。
“教匪非江中之鱼鱉,舟船不能过,腿脚能过!常抚台!清醒些吧!教匪的先头部队已经他娘的打到黄陵磯啦!”心急如焚的李卿谷极为罕见地骂了娘。
“我等应当早做筹划部署才是!等教匪打到武昌城下,一切都晚啦!”
清醒
常大淳未尝不清醒,李卿谷所说的这些,他作为一省巡抚焉能不知
只是清醒又如何知道又如何
武昌的情况,常大淳早已八百里加急,向咸丰皇帝匯报过了。
求援的信件也都发出去了。
凡是能做的事情,常大淳都已经尽其所能做了。
可至今他连回信都未收到一封,更遑论援兵。
筹划部署武昌防务部署也要有兵可部署!
湖北的兵早就被抽调到广西、湖南,赛尚阿又不肯把湖北兵勇还回来。
武昌、汉阳、汉口三地的兵勇才四千多人,连武昌城的一半城垛都填不满。
筹划部署个屁!
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