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北殿战略(已修改)(1 / 5)

加入书签

第275章 北殿战略(已修改)

虽然左宗棠不知道彭刚具体在汉阳、汉口等地招纳了多少新人。

不过北殿在离开衡州府北上的时候,含老弱妇孺在內,各营伍人数已逾十五万之数,现在北殿营伍的人数只会更多。

大十几万人规模的队伍,再想保持往日流寇作战的风格已不合时宜。

左宗棠是务实的传统士人。

无论是洪杨等人出於何种原因反孔尊所谓的天父天兄,都是在自斫羽翼,愚不可及。

左宗棠不希望彭刚继续和洪杨等人搅和在一起,至少不能走得太近,和他们一起去江寧。

天国顶层的政治权力架构不稳,洪杨两位的宗教领袖与世俗领袖之间的衝突迟早会引爆。

流动作战时,诸王忙於征战,无暇进行权力角逐。

但在定鼎大城市,陷入江南的温柔乡,六殿势力在江寧城內低头不见抬头见,各殿彼此爭权夺利不可避免。

太平天国是宗教政权。

当政治权力与神和真理绑定,斗爭就不再是单纯的权位之爭,而是谁代表神,谁才是真正的信仰捍卫者的斗爭。

政见可让步妥协,教义不能。

(请记住101.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世俗政权爭的是世俗权柄,宗教政权政权爭的不仅是世俗权柄,还有绝对的宗教真理。

左宗棠承认杨秀清是一位优秀的战略家和军事家。

然而在政治层面,遇事不决,天父下凡的杨秀清已经对万能的天父形成了路径依赖,稍显稚嫩。

倒不是说不能以天父之名解决问题,可不能次次都请天父出面解决问题。

杨秀清有容人之量,但杨秀清的容人之量是建立在你不会对他的最高权柄產生威胁的情况下。

彭刚的北殿显然不在此列。

更何况彭刚的北殿不信教,与其他殿格格不入,同处一城,更容易成为眾矢之的。

和杨秀清一起去江寧,將不可避免地要同杨秀清进行政治內耗。

凡此种种,左宗棠不希望彭刚去江寧。

彭刚也没有进入江寧,即后来的天京同杨秀清等人斗法的想法。

他抬眼凝视著地图架上的地图,目光最终落在了他们现在所处的武汉三镇上。

“湖北枢纽江汉,砥柱江南,我欲留守武汉三镇,以武昌府、汉阳府二府为基,以岳州府暂为武昌、汉阳之屏藩。”彭刚说出了他的想法。

“湖广熟,天下足。留守武汉三镇固然好,只是东王那边是什么意思”左宗棠扶著下巴说道。

武昌的重要性都非同一般。

洞庭湖平原、江汉平原、鄱阳湖平原、巢湖平原,这些重要產粮区,要么在武昌周围,要么在邻近的省份。

在乱世,粮食便是人心。

武昌府、汉阳府距离湖南近,若能留守武汉,也正中左宗棠和他的那些湖南学生们的下怀。

毕竟整个湖南地区此前太平军打不下的地方只有重兵驻守的湖南省垣长沙。

只要稳定住武昌府、汉阳府的形势,经略得当,具备了长期围困长沙的条件,打下长沙,进而全据湖南桑梓地,並不是多么遥远的事情。

“东王专意江寧,我若执意留守武汉三镇,东王也奈何我不得。”彭刚说道。

“再者,北殿是人数仅次於东殿的第二大殿,水师冠绝诸殿。若论诸殿之中,哪一殿能在九省通衢之地,万里长江之腰椎立足,非我北殿莫属。北殿留守武汉三镇,对东殿而言不是什么坏事。”

“元末群雄逐鹿,陈友谅便是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