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均分田地山塘(1 / 4)
第287章 均分田地山塘
“银子不必拿太多,多拿出些吊钱。”彭刚思虑一番后说道,“先拿出二十五万两银子,合七十五万两银子的吊钱。”
吊钱即铜钱,儘管从明朝中叶至今的四百余年,中国通过贸易顺差,赚取了海量的白银。
但海外流入的白银主要集中於东南沿海通商口岸及京师財政系统。
流入的白银通过外贸商帮、税赋渠道进入官库和富商阶层,沦为达官贵人的窖藏,基本不参与市场流通。
明清两大帝国虽皆坐拥白银帝国之名,普通民眾仍不得不在铜钱的方孔中挣扎求生。
寻常百姓日常生活基本都使用铜钱,只有在交税,大宗交易的时候才会用上银子。
彭刚创办的农会信用社,服务对象主要是自耕农、佃农、僱农这些小门小户。
全拨付白银反而不方便。
“寻常人家多用吊钱,多拨吊钱也方便。”彭毅点点头觉得这么安排合適,隨即问及军属安家费的问题,“给军属们的安家费,是否从这百万两银钱之中支取”
彭刚此前有和彭毅討论过北殿人员的安家费问题。
討论出的结果是军属每人给合三两银子的银钱,稻穀一石,粗粮两石,非军属每人给合二两银子的银钱,稻穀一石,粗粮一石。
以帮助一路追隨他们北殿人员度过开荒期,在湖北安家落座。
北殿登记在册的人数近二十万,除却在役的大三万將士,剩下的十五六万人,大部分都是军属。
如果这些银钱从办农会信用社一百万两启动资金里出,恐怕就剩不下多少钱了。
“安家费从圣库出,不动农会信用社的这一百万两银钱。”彭刚对彭毅说道。
“圣库为我北殿人员发了近两年的物资,圣库在我们北殿成员中很有信誉,北殿中人都很信任圣库,一定要利用好这一优势,把农会信用社办起来,造福於民。这是《农会信用社章程》,你先看看,有无可增改完善之处。”
说著,彭刚把起草的《农会信用社章程》递给彭毅查看。
彭毅低头认真阅读彭刚起草的《农会信用社章程》:
本社为农务总会附设之信用社,专司农会金融调剂,以储粮平糶、抵借济农为事。
本社置总司理一员、副司理二员、总司库一员、副司库二员、总司帐一员、副司帐二员、值年董事监理二员,各县各乡分社设总副司理、司库、司帐並分社值年董事监理二员。
北殿圣库岁拨圣帑银钱合白银一百万两为母银,遇荒当年免息,丰年年息五厘。
积穀储银:劝农户岁储粮一斗,可按当年市价折银,例折银一钱,发给储单。
零存整借:储满十两最高可抵借二十两,限生產用途。
萧国英等人出於好奇,凑到彭毅身边看起了《农会信用社章程》。
奈何萧国英等人泥腿子出身,虽说跟自1848年起,他们就跟在彭刚身边认了些字,学了算术。
但他们文化水平还是较为有限,彭毅手里的这份《农会信用社章程》,他们只能看个大概。
至於算术,由於经常经手钱粮,倒都掌握得不错。
萧国英和萧国伟甚至学会了拨算盘。
“別光盯著《农会信用社章程》的章程看,农会我也起草了章程。”彭刚挥挥手,示意李汝昭把《农会简明章程》发给西厅內参会人员。
考虑到参会人员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彭刚让李汝昭把《农会简明章程》念出来给大家听:
本会奉北王圣諭设立,定名农务总会,各府设府分会,各州县设州县分会,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