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武昌师范学堂(2 / 6)

加入书签

成功运到了长沙,湖南的前线的营勇尚能勉强支撑半年。

看来湖南的团练要马上大练特练了,若是湖南省內的匪患,尤其是湘南地区的匪患滋蔓全省,下回估计他娘的连广东协济湖南的粮餉都运不进来。

曾国藩的目光转向面如死灰的张亮基和几乎瘫软的骆秉章,语气斩钉截铁,不容置疑,仿佛四川粮餉被截胡的这记闷雷非但没有击垮他,反而彻底激发了他骨子里的狠戾与决绝:“儒斋、石卿,这便是现实!匪患之烈,已断我粮道,掐我咽喉!”

说著,曾国藩站起身,身影在灯光下投下沉重的阴影:“儒斋、石卿,方才所议设审案局、劝捐,已非可选项,而是湖南的唯一生路!且不能再按部就班,必须雷厉风行,立竿见影!迟一日,则我等皆成彭刚砧板之鱼肉!”

曾国藩环视二人,目光锐利如刀,最后落在骆秉章脸上:“儒斋、石卿,此刻我们已无暇痛惜粮餉之失!当立刻行文各府州县,將四川餉粮被劫之事明告官绅!晓諭他们,覆巢之下无完卵!若再不倾囊相助,共度时艰,下次被劫掠焚毁的,便是他们的宅院商铺!”

“明日!明日审案局便须掛牌办事!第一要务,便是督办捐输,扫清一切阻碍!非常之时,需用重典!凡有拖延推諉、阴奉阳违者,审案局有权先行拿问,再行稟报!”张亮基下定了的决心。

“涤生,巡抚衙门旁的鱼塘口有处宅院可以腾出来,审案局就设那里。”

张亮基亲自表態支持审案局,还建议將审案局设在巡抚衙门旁边,这是在给曾国藩站台。

曾国藩感激不尽:“国藩谢过石卿!”

“审案局的牌子,就由我来题吧。”骆秉章,深吸一口气,用力抹了一把脸,强行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哑声道。

“涤生所言极是!就……就依涤生之略而行!”

湖广总督的衙署设在湖北的武昌,现在正被彭逆那廝占著当北王府。

骆秉章现在能做的,就是给曾国藩的审案局题个牌匾,表明他这个湖广总督对审案局的態度。

局势已险恶到逼得他们两位督抚都无退路,曾国藩说得没错,唯有狠厉与果决,行此非常之法,或许才能从绝境中杀出一条生路。

“有儒斋和石卿鼎力相助,何愁大事不成”曾国藩大喜,点头抚须道。

离开巡抚衙门,曾国藩寻来岳麓书院山长丁善庆、城南书院山长丁辅臣。

他从岳麓书院和城南书院两座湖南最为知名的书院拣选了些书生,一部分用於负责湖南审案局的工作,另一部分则用於团练。

旋即,曾国藩又找来罗泽南和罗泽南那些倖存的学生们。

曾国藩决定以湘乡县团练为班底编练湘勇。

罗泽南在湖南素有名望,通晓兵事,有老亮之名,又是湘乡县人,同样和短毛有不共戴天的血仇,是非常合適的练勇人选。

曾国藩亲自对罗泽南带来的两千湘乡县团丁进行一一甄选,选出其中一千编为老营,由罗泽南亲自负责统带训练,他的弟弟曾国荃辅之,剩下的一千人,则暂时编入辅兵营。

最后曾国藩又亲自校阅了老营,从一千老营团丁中精挑细选出两百精锐作为自己的亲兵营。

亲兵营由和自己有姻亲世谊关係,他很赏识信任的曾国华、李臣典、彭毓橘、朱南桂、蒋益澧、萧启江、萧庆衍等人统带。

面对曾国藩这种明著摘果实、挖墙脚的行为,罗泽南也只能默许支持。

他虽自詡有些才学,在湖南士林中也颇有影响力,可终究不过是一小小生员。

要想办成事,需要借势,背靠大树撑腰。

此前罗泽南借的是现任长沙府知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