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来者不善(2 / 5)

加入书签

流露出来的轻蔑神情,让彭刚本人,以及随行的成员都感到很不舒服。

彭刚板着脸,没有回复阿礼国。

此时美利坚使团的金能亨上前一步,用汉语对彭刚说道:“尊敬的北王殿下,我国电报亦需一片场地,恳请您能为我们提供一片场地,以便向您展示瞬息之间就能完成千里传信的神迹。”

“明日我会为贵国使团提供同一片专门的场地,用于放置电报机,铺设电报线。”彭刚微微颔首说道。

英法美三国使团的外交人员中,彭刚感觉美利坚使团的外交人员相处起来更舒服。

或许这与美利坚相对弱小的国力与相对自卑的心态有关。

此时欧洲自诩为文明高地,对其他洲的国家,包括同欧洲在科技技术上没有明显代差的美利坚都看不上。

面对欧洲,美利坚的心态相当自卑,无论是南北双方的高层,都附庸风雅,效法欧洲贵族的所谓高雅文明生活方式,试图融入欧洲上流社会的圈子。

不过美利坚是共和制国家,此时欧陆,乃至全球的主流仍旧是帝制。

欧洲诸王国与美利坚有着意识形态上的冲突,欧洲国家对美利坚的主流态度为警惕防范,而非接纳认可。

听到彭刚许以美利坚使团场地,对英吉利使团的态度冷淡。

阿礼国这才放下身段,让怡和洋行出身的通事将他的诉求用汉语转述给彭刚。

彭刚只是不冷不热地回复,明天他的人会带他们去场地。

英法美三国使团的成员和洋行商务代表们抵达武昌的时候已经是下午四点半。

彭刚设宴款待了他们一番,宴席结束之后,彭刚以使团代表们舟车劳顿,需要休息为由,派遣教导营的士兵将他们送到提前准备好的下榻之所暂歇。

晚间,彭刚在北王府的西厅召见了唐正才、陈阿林等人,向他们详细了解了三国使团各自的主要诉求,以为明天的正式谈判做准备。

根据陈阿林提供的报告和讲述。

彭刚大体了解到了英吉利方面的主要诉求为开埠,保障英法的烟土贸易,希望在武汉三镇地区获得在上海口岸的同等权利。

陈阿林不怎么清楚英吉利佬口中的上海口岸的同等权利具体指的是哪些权利,彭刚大概已经猜到了英吉利佬具体想要的是哪些权利。

无非是要求割让提供租借地,给予外国侨民超国民待遇的领事裁判权,协定关税权。

法兰西方面虽然也有同等的商业贸易诉求,但比之英吉利,天主大孝子法兰西对自由传教,修建教堂方面有着更为强烈的诉求。

至于美利坚的代表,听陈阿林描述,美利坚使团一路上更经常把旗昌洋行挂在嘴边,显然比起美利坚的国家利益,他们更在乎的是旗昌洋行的在华利益。

彭刚听下来觉得马沙利、金能亨、史密斯等人与其说是美利坚的外交代表,倒更像是旗昌洋行的代表,毕竟金能亨、史密斯的主业都是旗昌洋行的高层。

从陈阿林、唐正才这里获得的最有用的信息还是英法美三国代表的关系没有表面上看上去那么团结融洽,从上海到武昌的这一路上,爆发过三四次由争论演变成的争吵。

“陈阿林,唐正才说你精通英语,这几日你便留在我身边先做个通事。”听完陈阿林的汇报,彭刚对陈阿林说道。

“殿下看得起小人,小人荣幸之至。”陈阿林有些惶恐地说道。

“不过小人只是早年在旗国学校教堂做事的时候,勉强学了几句洋话,只会些洋泾浜英语.”

洋泾浜英语即pidg english,为19世纪通商口岸上,中国人和洋人夹杂说的半生不熟的英语,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