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吾炮未尝不利(3 / 5)

加入书签

毕竟南北双发是完全不同的经济形态,屁股决定脑袋,二者对关税的期望是完全相反的,北方想要高关税,南方想要的是低关税,甚至是零关税。

彭刚的来信明确提出了有在工业领域合作的需求,这对被欧洲竞争对手逼到生死边缘的北方工业资本家而言,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中国内地的市场,哪怕只是一小片市场,对缺乏海外市场的美利坚而言,都十分重要。

更何况对方还能提供茶叶、丝绸、瓷器等高利润的商品。

“马沙利阁下,请不要忘了我们之间的约定。”

见以马沙利为首的美利坚使团不是很愿意离开,阿礼国顿住脚步直勾勾地盯着马沙利,等待马沙利起身离开。

马沙利被阿礼国以及刚刚转过头的敏体尼盯得很不自在,只得心有不甘地起身,不舍地跟他们一起离开了大殿。

阿礼国没有径直回到彭刚为他提供的住处,而是气急败坏地来到停泊着军舰的汉阳门码头,高声喊来罗伯特中校:“罗伯特,朝江上先放上两炮,给那些黄皮猴子一点颜色瞧瞧。”

罗伯特中校一愣,指了指三百多码开外对着百合号的大炮提醒阿礼国道:“阁下,这么做恐怕会引起误会和不必要的麻烦,希望您能够冷静。”

附近有三十余门大炮正对着长江,这些炮虽然都是些两个多世纪前的过时玩意儿,可架不住这些大炮距离他们的舰船只有三四百码。

他们的舰船目标较大,距离又这么近,一旦开炮引发冲突,罗伯特和他的水手们未必讨得到便宜。

况且汉阳门码头驻扎有三四百名荷枪实弹的北殿圣兵时刻巡逻警戒。

这些北殿圣兵身体健壮,纪律严明,连个抽大烟的军官都找不到,不少圣兵甚至装备着褐贝斯燧发枪,远非罗伯特在广州、上海等通商口岸见过的清廷士兵可比。

再者,他们的船上不仅有军事人员和外交人员,还有洋行的考察代表。

罗伯特不认为这时候开炮向对方挑衅施压是一个好的选择,希望阿礼国能够保持冷静。

阿礼国循着罗伯特所指的方向望去,果然有三十余门各式大炮的炮口正对着他们,气的暴跳如雷:“卑鄙!该死!不识抬举的家伙!他会为今天做出的决定后悔的!”

“这些洋人未免也太嚣张跋扈了,一点礼数都没有。”

北王府西厅,见证了这场外交接洽中,阿礼国跋扈无礼的左宗棠愤慨至极。

虽说左宗棠是比较务实的人,可作为天朝上国的士人,心里头难免有些天朝情节。

早间阿礼国的言行深深刺激到了左宗棠。

“清廷粤抚叶名琛怕麻烦,避洋人如避虎,为了不和洋人接触,什么样的条件都能答应,只求一时清净安逸。”彭刚端起茶盏,吹了吹茶盏上的热气,说道。

“上海道台吴健彰是捐班出身的洋买办出身,在很多洋行有股份,洋人的要求有求必应,毫无底线,洋人都让这些人给惯坏了。”

厦门、福州、宁波三个口岸负责对接西洋夷务的清廷官员平日里待洋人是什么态度彭刚不得而知。

广州、上海负责对接西洋夷务的清廷官员是什么态度彭刚有所耳闻。

毕竟罗大纲以前常在广州活动,唐正才等人又刚刚从上海回来没多久。

广西金田起义以来,两广反清武装揭竿而起,两广总督徐广缙长期主持军务剿匪。

实际上负责处理广州西洋夷务的是自号还上苏武的广东巡抚叶名琛,叶名琛处理西洋夷务的方式不是拖就是钱买清净。后来还得了个不战、不和、不死、不守、不降、不走的六不总督的名号。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