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万里传讯(1 / 5)
第323章 万里传讯
虽说中国的茶叶出口经历了鸦片战争低谷,1843年江宁条签订,五口开埠通商之初,茶叶出口量短期下滑至十三万五千担。
但在经历了开埠初期的低估,各国洋行同本地茶商建立起稳定的供货渠道后,茶叶出口量很快迎来了报复性反弹。
及至1850年,总出口量已经迅速增长至二十余万担。
茶叶贸易的蛋糕确实是做大了,不过茶叶贸易份额,超过百分之八十由英吉利的怡和洋行、顺宝洋行等英资洋行所把持。
法资、美资洋行只能争抢剩下不到百分之二十的茶叶贸易份额,就这不到两成的茶叶贸易份额,还需要看英吉利洋行的脸色才能拿到。
正常年份,一担大宗红茶的价格在上海的采购价格是二十二两白银打底,在伦敦的售价1216英镑每担,即四五十两白银每担。
在纽约和波士顿的售价大约一般在5570美元每担之间波动,基本上和英吉利市场的售价持平或者稍低一些。
这还只是普通的大宗红茶的售价,精品红茶,比如彭刚刚才在北王府上请他们喝的宁红茶,售价只会更高。
虽然茶叶关税高,但在扣除关税、运输费用、霉变损耗、保险费用等杂七杂八的费耗后,毛利率仍旧能有百分之五十。
要是胆子大一点,路子野一点,直接走私,把毛利率干到鸦片战争之前,英国东印度公司几乎百分之百垄断茶叶贸易时期的百分之百以上的纯利率也不是不可能。
摆在马沙利、金能亨、史密斯等人眼前的哪里是茶叶,分明是金灿灿银闪闪的英镑、美元和法郎。
就当前的市场行情,只要把这批茶叶弄到手,即使不运回美利坚,就地转手卖给在华的其他洋行,他们也能又稳又狠地大赚上一笔。
“殿下,您手头上有多少茶叶”史密斯最沉不住气,忍不住吞咽了口口水,急切地问道。
彭刚伸出了一根手指:“一万担左右,后续还会有更多的茶叶源源不断地进入我的仓库。”
金能亨瞪了史密斯一眼,责怪史密斯沉不住气,旋即转头看向彭刚,问道:“殿下,请问都是红茶么”
“红茶绿茶各半,还有少量的黑茶。”彭刚嗅着仓库内浓郁的茶香,似乎已经闻到了金钱的味道。
红茶在欧美市场更受欢饮,各洋行收购大宗茶叶,红茶的收购价一般会比绿茶高百分之十五左右。
“殿下,我们能否看看样品”金能亨询问道。
“可自行随意取样查看,请便。”彭刚很爽快地答应了。
茶叶的利润很高,以大宗红茶为例,北殿圣库直接从本地茶农,主要是通山茶农手里收购茶叶的价格是四五两银子一担,从汉口商人手里的收购价格是七八两一担。
根据唐正才在沪的考察和陈阿林的汇报,受战争影响,现在上海洋行给出的大宗红茶采购价是不低于二十八两每担。
至于上海的茶叶价格为何那么高,这就要问问大清的官吏和商人了,问就是千万茶农,衣食所系。
彭刚要做的是粗水长流的买卖,茶叶外贸的利润已经十分丰厚,彭刚没必要行样好货次之事败坏自己的口碑信誉。
美利坚使团的成员,也可以说是旗昌洋行的合伙人们,四处取了些样品仔细查看,低声叽里咕噜商议一阵后,达成了一致意见。
金能亨走到彭刚面前,说道:“殿下的这些茶叶品质尚可,大宗红茶我们旗昌洋行愿意给出二十一两银子每担的价格全部收购,绿茶我们愿出十七两八钱银子,当然,精品茶叶价格另算。”
“金能亨领事,这是和平时期的价格,现在是非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