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万里传讯(5 / 5)

加入书签

彭刚从容地缓缓站起身,来到那台电报机前,开口说道:“马沙利公使,感谢你与美利坚合众国赠送的这份厚礼。此物确实巧夺天工,能极大地提升信息传递的效率,于军事、民政,皆有大用。”

随后,彭刚转过身,目光如电,扫过他那群仍沉浸在震撼中的部下们,淡然的语气中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洞悉一切的权威:“此物之原理,并非什么妖法仙术,乃是格物致知之学。乃是以电流之通、断为基本信号,以此种长短组合的特定编码,代表文字数字,从而实现远程瞬间通信。其架设需专门的材料与技艺,日常操作与维护,亦需专门学习。”

彭刚这一席话,经过史密斯的翻译后,美利坚使团成员都目瞪口呆。

马沙利和他的技师们则彻底懵了,他们无法理解,一个远东的军阀领袖,为何能如此透彻地理解这项连欧洲许多贵族都感到神秘莫测的最新技术。

电报是很新的技术,美利坚,也可说是全球的第一条实用电报线路是1844年铺设的华盛顿到巴尔的摩之间,全长四十英里的电报路线。

第一封电报正是由它的发明者莫尔斯在华盛顿国会大厦最高法院会议室里发出的。

当时美利坚可谓是举国沸腾,为之自豪,扬眉吐气。

大西洋对岸的欧洲人一直嘲笑美利坚人只会模仿抄袭欧洲的产品,没有创造力,电报的问世终于能让那些欧洲佬短暂地噤声。

当然,尽管美利坚是第一个将电报成功实用化,商业化的国家。

欧洲那边讥讽美利坚只是将欧洲相关的发明与技术拼凑起来才制造出电报机的声音仍旧不绝于耳。

但美利坚对这种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说讥讽已经不在乎了,能将相关技术整合起来,制造出实用的电报机并迅速实现商业化,进行盈利也是一种出众的能力。

马沙利等人神色复杂地看向彭刚,这位年轻的统治者,远比他们想象的要神秘复杂。

要么他在美利坚或者欧洲生活过,要么就是看一看,摸一摸就能弄懂电报运行原理的天才。

“即刻从各军各营中,遴选聪慧机敏、通晓文墨、心思缜密之年轻军官十人。即日起,由美利坚技师悉心教导,学习电报之架设、操作、维护乃至译码之技艺。”彭刚微笑着看向马沙利。

“公使阁下,我想聘用你们的技师应该没问题吧”

“当然没问题。”马沙利笑得合不拢嘴,“如殿下需要翻译人才,我们也十分乐于为殿下提供相关人才。”

彭刚要培养操作电报机的技师,说明其有铺设电报网络的计划,日后对电报机和电报线的需求是巨大的,其中的利润相当可观。

马沙利给彭刚送的这套电报机是美利坚电磁电报公司较新型号的转页式电报机,是高端的电报机,售价不便宜,在美利坚本土都要卖一百多美元一台,架设电报线路所需的电线、绝缘子、横担等物亦费不菲。

后续的人员培训、线路维护,也能从中获利。

他马沙利作为莫尔斯的电磁电报公司打开中国电报市场的关键人物,电磁电报公司感谢费和抽成肯定是少不了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