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在人不在器(为舵主我想吃辣加更!(2 / 3)

加入书签

> 彭刚对李奇的回答很满意,这小子不仅觉悟越来越高了,说话也越来越有水平,更像一个有文化的儒将了。

他的目光变得悠远,仿佛回到了起义之初的那段峥嵘岁月:“胜负在人不在器。回想我们起事之初,有何利器不过是比清军稍好一点的军械而已,其他殿的部队,用竹矛镰刀,甚至农具木棍者比比皆是,何以能屡破清军营垒

靠的不是器械,是反清的那口气,是弟兄们同生共死的义气,是豁出性命也要砸碎这黑暗世道的狠劲!

哪怕是将来有一天,沦落到了赤手空拳的地步,我也会义无反顾的反清,不为别的,就为争这一口气。

如今,我们有了些根基,有了稳定的根据地,有购置西洋军火的渠道,这是锦上添,如虎添翼。但我们绝不能本末倒置!

若以为有了好枪好炮,便可高枕无忧,便可轻视操练,漠视士气,怠于谋略,不用脑子打仗,那便是取败之道。再好的家伙,在懦夫和蠢材手里,也不过是一堆废铁。

我们追求更先进好用的武器,是为了让英勇的将士少流血,为了让反清的事业更快成功,而不是让我等自身变得依赖外物,失了原来的勇锐之心。”

最后,彭刚看向陆勤和黄大彪,目光灼灼:“陆勤、大彪,我给你们配发新枪,是望你能练出一支不仅装备精良,更是心坚志毅、战术精湛、敢打敢拼的铁军!你们要让武器为人所用,而非让人成为武器的奴隶,你们可能明白”

陆勤肃然,他深吸一口气,重说话的声音铿锵有力:“属下愚钝!谢殿下点拨!末将明白了!好枪必配好兵,好兵更需好魂!末将定从严治军,既要让将士们熟练掌握新枪,更要锤炼其敢战能战之心,绝不负殿下期望!”

彭刚微微颔首,目光扫过众将:“你们务必牢记,器械之利,可用而不可恃。我们能否成就大业,根基在人心,在士气,在韬略。利器,不过是助我们更快抵达目标的舟船而已,切莫做了那买椟还珠的愚人。

我给你们,尤其是教导营,换装新枪,是因为你们的部队是我北殿的门面,你们不仅要让各自的部队熟练操放此枪,更要摸索出最适合此枪的战法阵势,像在平在山时那样,将操练所得,点滴记录,编成操典,日后推广全军。”

四月中旬,天京方面终于传来了太平军北伐南征的消息。

杨秀清以辅王韦昌辉为主帅、林凤祥、曾水源、李开芳、韦志俊、吉文元、朱锡琨等西、辅,二殿骁将为主要将领。

起西、辅二殿精锐五万,浩浩荡荡北伐,下六合,过浦口,直趋滁州。

彭刚在武昌收到消息的这会儿,北伐军队应当已经拿下了滁州城。

北伐军从滁州方向进军,说明杨秀清没有采纳彭刚的建议,还是选择了从皖北方向北伐。

直接绕过清军重兵布防苏北,不打算取运河,利用漕运河道稳步向北进,而是想要间道疾趋燕都,试图速战速决,攻克清廷都城京师。

现在的杨秀清终究还是太过急功近利,太焦躁膨胀了。

当然,也不排除杨秀清这么安排北伐另有目的。

南征方面,杨秀清则派遣南王冯云山和顶天侯秦日纲起兵两万,南征苏南、浙江,以消除苏南、浙江方向的清军营勇对天京的威胁。

南征名单上没有胡以晃的名字,彭刚一度以为是自己看漏了或者写漏了。

胡以晃是南王冯云山的左膀右臂,且同样是天侯,胡以晃的部队是南殿最为能战的部队。

冯云山南征苏南、浙江,没缘由不带上胡以晃。

直至垂问信使,彭刚方才得知信件确实没有笔误。

胡以晃被杨秀清留在了天京,没有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