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殊死一搏(1 / 5)
第333章 殊死一搏
随着北殿占领偏山水营,偏山湖洲遂成为了北殿大军的物资中转站。
源源不断的军需粮秣从岳州府府城巴陵经由洞庭湖水道输送至偏山水营,再以千百艘轻舟快艇输送上岸,以维持岸上北殿陆师的后勤供应。
北殿陆师已在岸上立足,与岳州大营营垒里头的清军兵勇隔三十里地相望。
黄大彪等人即将抵达北殿陆师的北大营时,已是次日正午,营中正炊烟袅袅。
自红莲坪时期,彭刚麾下的军事人员行的便是一日三餐制,这一制度被保留到了现在。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哪怕是在战时,只要后勤供应跟得上,北殿军需部门也会坚持保持一日三餐的供应。
岳州大营外的驻地距离巴陵城仅有二三十来里地,洞庭湖水道又畅通,前线北殿将士的后勤供应没遇到什么瓶颈。
参战的将士们不仅可以一日三餐,由于是战时,吃得反而要比平日在驻地更好一些。
北大营内的士兵正用餐间,远处的地平线上扬起了阵阵烟尘,紧接着,马蹄声由远及近,一支骑兵队伍的身影逐渐清晰起来,越来越多营寨栅栏后、瞭望塔上的北殿将士目睹到了教导营凯旋。
与出征巡逻时相比,这支队伍显然臃肿了许多。队伍中间夹着长长一串垂头丧气、衣衫不整的清军俘虏,被绳索串联着,踉跄前行,人数看去竟有四五十人之多。
更引人注目的是,队伍后面还驱赶着上百匹缴获的战马,许多马匹的鞍鞯上还驮着缴获的清军腰刀、褡裢、口粮袋,甚至还有十几名负伤的清军俘虏。
这些负伤的清军俘虏很走运,要不是黄大彪等人缴获的战马足够多,驼带十几个带伤的俘虏不费事,以黄大彪的性格,绝不会顺手捎带这么多受伤的俘虏回来。
凯旋的教导营一连将士虽然满身泥泞,一脸疲惫,不少人身上还带着厮杀后的血污,但个个挺直了腰板,脸上洋溢着压抑不住的胜利豪情。
“回来了!黄营长他们回来了!”
“嚯!抓了这么多俘虏!”
“看!好多马!啧啧,都是高头大马!”
“打胜仗了!又打胜仗了!”
胜利的消息传入北大营,整个北大营沸腾了起来,欢呼声、口哨声、议论声如同潮水般涌起。
接连的胜利对新兵们的冲击尤为强烈。
此次出征部队中,新兵的比例不小。
北殿新编的五个暂编团中,除了在黄州府黄冈县招募的一个团新兵,由于只训练了不足两月,尚未成军,留在黄冈大营继续操练之外,其余的四个暂编团全部都参战了。
许多刚刚入伍不久、连血都没见过的新兵蛋子,瞪大了眼睛,好奇地看着垂头丧气的清军俘虏,看着黄大彪和他手下那些锐气逼人教导营老兵。
一个脸上还带着稚气的新兵,激动地对身旁连长王致远说道:“连长!你看!黄营长他们他们太厉害了!这么多官.清军骑兵,就这么给抓回来了!”
这名新兵是汉阳县人,过往没见过大规模成建制的骑兵部队,只见过些骑马传讯的驿卒,以及湖广总督、湖北巡抚、湖北提督出巡时跟随在侧的几十骑标营骑兵。
黄大彪这支整整两百人,三百余匹战马的队伍在他,以及很多没怎么见过世面的新兵们看来相当震撼。
王致远叼着草根,作为曾经一团的组长,在广西象州时入伍的老兵,他表现得较为淡定,但眼中也难掩对教导营的羡慕,他拍了拍新兵的肩膀,勉励道:“小子,看见没这就是咱们北王殿下的兵,这就是教导营,跟着北王,清军没什么可怕的,好好操练,听长官命令,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