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兵败如山倒(2 / 5)
出去!”
“跟着邓总戎!”
“杀回长沙!”
邓绍良不再犹豫,猛地挥刀前指,用尽全身力气吼道:“今日我邓绍良与你们一同冲锋!要死,我等死在一处!要生,我等一起杀出去!狭路相逢————!”
前方的老楚军和邓绍良手把手带出来的镇筸兵精锐们用尽平生力气喊出了最后三个字:“勇者胜!”
在邓绍良的驱策下,岳州大营的精华,三千老楚军和镇筸兵精锐排成了还算整齐的进攻阵型,开始向南面的北殿部队营垒缓缓推进。
南面的北殿部队营垒与清军前锋队列相距三里有余,如此之长的距离显然是不可能全程冲刺的。
事实上步兵冲锋,绝不是像很多影视剧里描绘的那样,大老远就开始漫无目的地狂奔,这种做法和自杀没什么区别。
以正常人类的体能,负重从几百米外冲刺,跑到敌人面前时早已精疲力尽,毫无战斗力可言,只会成为活靶子。
再者,冲锋的威力在于密集的队形带来的冲击。
一旦士兵们以不同速度奔跑,队形很快就会散开,冲击力将荡然无存。一支散乱的进攻队伍很难在肉搏中战胜严阵以待的敌方防守军阵。
在保存体力和维持队形的前提下,尽可能快地通过敌方火力杀伤区是冲锋的核心原则。
稍微受过点训练的部队,冲锋时在进入到冲刺阶段之前,通常是以正常的步速前进,至多快步走。
影视剧中的冲锋场面,只出现在最后八九十米,乃至三五十米冲刺阶段才会出现。
在这个距离冲刺,方能保证冲锋的士兵在接敌时仍有体力进行白刃战。
突围的岳州大营清军为了壮胆,朝着远在射程之外的南面北殿部队营垒放炮,以壮声势。
伴着阵阵沉闷的炮响,炮弹呼啸着飞向南方,实心铁弹却大多落在了离北殿部队阵地还有老远的空地上,炸起几团微不足道的尘土。
与此同时,南线北殿部队阵地上,却是一片冰封般的冷静。
士兵们隐蔽在事先挖掘的壕沟、土垒之后,将装填完毕火帽枪、燧发枪、鸟铳架在垒壁上,等待军官下达开火的命令。
两个野战炮连的炮手们手握拉火绳,死死盯着眼前那片似无边无际,如同潮水般缓慢涌来的黑影,等待突围的清军进入野战炮射程。
罗大纲亲自坐镇前线一处瞭望塔上,通过单筒望远镜冷静地观察着清军的推进。
当清军先头部队踏入距离野战炮炮兵阵地一公里内时,罗大纲果断下达了命令:“野战炮连全体都有,目标敌军前锋密集队形,开火!”
随着瞭望塔上的旗语兵打出旗语,北殿野战炮兵阵地上爆发出远比清军猛烈、整齐得多的炮火轰鸣声。
十二门小拿破仑发出了震耳欲聋的怒吼,经过三个月严格训练的炮组操作娴熟,射击精准,灼热的实心铁弹破膛而出,掠过半空,砸向正在行进的清军队列之中。
彭刚从旗昌洋行购置的小拿破仑炮全称为1841型6磅野战炮,口径93毫米,身管长1.52米,炮重389公斤。
小拿破仑炮和同时期的大多数火炮一样是可以发射实心炮弹、爆破弹、霰弹和榴霰弹。
理想的情况下,这个距离打爆破弹(开弹)对软目标的杀伤效果更佳。
奈何旗昌洋行售卖给彭刚的炮弹中,只有实心弹和霰弹,没有爆破弹。
故而野战炮连的炮兵们在八九百米的距离只能打实心弹。
好在清军的冲锋队形足够密集,饶是八九百米的距离上打实心弹,十二门小拿破仑炮一轮炮击下来,还是给突围的清军带来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