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不可能不北上湘阴(1 / 4)

加入书签

第336章 不可能不北上湘阴

湖南官场官意汹汹,众意难违。

饶是骆秉章在湖南官场的资望很高,也必须考虑多数湖南官僚的意见。

再者,朝廷解除团练禁制是不得已为之权宜之计,但凡八旗绿营防堵围剿长毛短毛时争点气,能把长毛短毛给困在广西境内,朝廷绝不对下放军权给地方,寄希望于地方团练围剿长毛短毛。

这一点无论是骆秉章还是张亮基都心知肚明,只是心照不宣地没有点破,摆上台面上来讲而已。

已经解除办团练限制的省份。

诸如李孟群在江西办的赣勇,罗绕典在湖北办的鄂勇,乃至李嘉端在安徽办的淮勇。

这段时日不是在和西征的短毛作战就是在和北伐的长毛作战,打得热火朝天。

姑且不论赣勇、鄂勇、淮勇的战绩如何,至少这些省份的团练武装拿出了自己的态度,向咸丰证明了他们存在的价值。

曾国藩、罗泽南等人的湘勇本是咸丰皇帝最看好的团练武装,在长毛短毛北伐西征的关键时刻避战自保,蜷缩于湘南。

湖南绿营精锐都已经被打废了,曾国藩的湘勇还不出力,即使咸丰皇帝不往其他方面想,难保京师的其他官员不往其他方面想。

虽说骆秉章、张亮基都有保湘勇的心思,可他们也清楚,即使他们二人现在有能力力排众议,不让湘勇离开湘南,保全湘勇于短毛的兵锋之下。

后续曾国藩和湘勇面对雪片似的弹劾奏折和朝廷的非议,以他们两人的能量,绝无保下湘勇的可能。

权衡之下,骆秉章和张亮基还是做出了让曾国藩统带湘勇北上收复湘阴的决定。

湘勇的后方,衡州府治衡阳城的郊外的校场上,杀声震天,新募的湘勇在队官、哨官们的呵斥下,一遍遍操练着阵型。

永州府、衡州府两府虽为湘勇的后方,但湘勇兵源除了彭玉麟的水师有些衡州府人之外,其余湘勇成员多来自宝庆府和湘乡县,其中以宝庆府的湘勇成员居多。

原因无他,湘勇的前身是湘乡勇,当初罗泽南、曾国荃等人南下永州府、衡州府,饱掠后屠城灭村的事情没少干,结下了血仇。

湘南素来民风剽悍,很多湘南子弟宁可投奔以天地会为首的湘南反清会党武装,也不愿应征加入湘勇。

校场旁的武器工坊内,金属碰撞声叮当作响。

湘勇的工匠正在修复、打造刀矛铳炮,好不热闹。

湘勇的主帅曾国藩正坐镇衡阳,心无旁骛地推行着他稳扎稳打、以战代练的方略,全力清剿湘南地区蜂起的天地会及各路反清会党武装。

在曾国藩看来,湘南这些反清会党武装是一块绝佳的磨刀石,既能锤炼新勇,又能廓清后方,为将来更大的战事积蓄力量。

衡阳城的审案局衙门内,曾国藩正与罗泽南,以及两位胞弟曾国荃、曾国华等人商议围剿湘南反清会党武装的事情。

比起湘北地区局势的糜烂,湘南地区的局势可谓是稳中向好。

经过湘勇半年多的围剿与审案局的发力,原本声势浩大的湘南反清会党武装,陆续被逐出了所有州城、县城。

仅存伪普南王何贱苟等几个大会党的余部在湘桂交界处的山区活动。

“涤生!”

罗泽南的手指指向湖南舆图上永州府西南湘桂交界处的桃川、白象镇二地,说话的语气中带着一丝即将收网,毕其功于一役的兴奋。

“伪普南王何贱苟已遁至永州府永明县(江永县)西南的桃川、白象镇二地。何贱苟妄图打下龙虎关窜入广西平乐府,已经被广西的劳抚台(原广西布政使劳崇光)、惠军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