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自行斟酌(2 / 4)

加入书签

“殿下,英夷英吉利领事阿礼国求见。”

正说间,承宣刘思进压抑着心中愤怒的情绪向刚刚回到北王府的彭刚低声禀报道。

彭刚缓缓看向刘思进,脸上看不出喜怒:“告诉阿礼国,我正与法兰西、美利坚领事商谈要事,让他先去偏厅候着。”

彭刚决定先晾阿礼国一阵子。

刘思进离开后,彭刚又与法兰西、美利坚使团交谈了一刻钟。

彭刚故作遗憾地道出,如果此事未能得到妥善解决,为保持同法兰西,美利坚两国的正常商贸往来与已经达成意向的合作。

彭刚愿意以九江开埠取代汉口开埠,给法兰西、美利坚使团的成员吃下一颗定心丸。

当然,彭刚并不是真正地想以九江开埠取代汉口开埠,而是给法兰西、美利坚使团一个希望寄托。

以免法兰西、美利坚使团彻底倒向英吉利使团一边。

交谈毕,彭刚让人带法兰西、美利坚使团的成员到客厅休息用茶。

待法兰西、美利坚两国使团的成员离开大殿后,彭刚这才在大殿接见了英吉利领事阿礼国。

不多时,阿礼国在一脸嫌弃的北殿承宣官刘思进的带引下来到了北王府大殿面见彭刚。

阿礼国竭力维持着大英帝国使节的仪态,但眼底深处不安难以完全掩饰,阿礼国手中精致的手杖不住地轻轻点地,以掩饰内心的焦躁不安。

冲突虽暂时缓和,但那三个印度马德拉斯兵引发的风暴远未结束。

阿礼国不喜欢中国夏天的潮湿闷热,更不喜欢眼下这棘手的局面。

他对那些殖民地士兵的劣行并不意外,这种事情在上海时有发生,并且闹出人命也不是一次两次。

唯一的区别是,武昌当局并未给予他们领事裁判权,无论是英吉利本土的士兵雇员还是印度的士兵雇员,在武汉三镇没有超国民待遇。

他无法像在上海和广州时那样,向地方官施压,让清廷地方官出面轻松地平息此事。

过往在上海和广州,无论是英吉利本土的士兵同本地华人产生冲突,还是英印士兵雇员同华人产生冲突。

清政府似乎很怕当地人聚集在成群,会毫不客气地驱散当地民众,哪怕是在战时。

十一年前的那场对华贸易战争期间,马德拉斯步兵团的英印士兵强暴广州三元里的妇女,开棺搜掠陪葬品,被上万当地民众包围在四方炮台。

最终居然是广州知府余保纯和番禺、南海两县令出面,替英军解了围,遣散了当地团练民众,让英军从四方炮台从容撤出。

此事一度让阿礼国很费解,似乎比起外敌,鞑靼政府的官员更害怕治下的百姓自发地集结在一起,哪怕他们的自发集结是为了抵抗外敌。

“领事先生,请坐。”彭刚没有客套寒暄,直入主题。

“今日我愿意见领事先生,是为两件事。其一,关乎我们之间的贸易问题;其二,关乎人命公道。”

言毕,彭刚示意亲卫将一个樟木小盒放在阿礼国身旁的茶几上打开,并揭开油纸,油纸里头赫然是几块黝黑发亮、质地均匀的烟土。

阿礼国瞳孔微缩,他自然认得此物,但不明白彭刚给他看烟土的用意,感到一头雾水:“殿下,这是何意”

“此物,想必阿礼国领事不陌生。”彭刚缓缓说道,“这是本王麾下将士在湖南缴获的烟土。产自云南、贵州,皆是上品。领事先生不妨仔细看看,与贵国东印度公司出产的那些沿途有何不同。”

鸦片战争爆发的前几年,清廷统治阶级内部出现了一场禁烟与弛禁的激烈争论。

时任太常寺少卿许乃济甚至在1836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