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一章、沙集暗探(三)(4 / 5)

加入书签

p;  然后是另一个声音加入,清越如风铃:“记住,真正的清算,从来不在战场上,而在每一个选择是否开口的瞬间。”

    苏璃。

    仪式持续了整整一夜。当晨光初现,七人逐一倒下,唯有林晚仍站立着,双目紧闭,泪水不止。她口中那截碎片已化为液体流入血脉,而她的意识,正游走在一条无尽长廊之中。两侧墙壁上全是动态影像:有人跪地认罪,有人拥抱仇敌,有国家元首在议会中宣读道歉书,也有平民自发重建被焚毁的图书馆。

    最后一个画面,是云舟坐在石阶上,笑着对她挥手。

    “你看,”他说,“薪火没灭,因为它本来就不该由一个人扛着走。”

    她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归心树下。树干粗壮了许多,枝叶繁茂,每一片叶子都在轻轻颤动,仿佛承载着亿万低语。其他人陆续苏醒,神情恍惚却又清明。他们知道,有些东西永远改变了。

    “镜渊之门打开了。”沈既白低声说,“但我们没进去。因为我们就是门。”

    自此,灵纹网络不再依赖任何物理载体。它成了某种近乎本能的存在??当你真心想记住一个人,哪怕全世界都忘了,你的心跳也会替你说出他的名字。

    一年后,联合国召开特别大会。议题只有一个:是否承认“集体记忆权”为基本人权。辩论持续七十二小时,最终以微弱优势通过决议。投票结束那一刻,会场灯光熄灭,大屏幕自动亮起,播放一段匿名上传的视频:

    画面中,一群孩子围坐在篝火旁,轮流讲述祖先的故事。一个男孩说:“我爷爷曾是个刽子手,但他最后放走了三个囚犯。”女孩接着说:“我奶奶烧过别人的书,可她临死前抄写了十本还回去。”最后一个孩子仰头望星,轻声说:“老师说,原谅不是忘记,是记得之后还能选择善良。”

    视频末尾浮现一行字:

    >**“我们全都知情。”**

    全场寂静。片刻后,掌声如雷。

    多年以后,当新一代孩童在课堂上学习这段历史时,教材不再是冰冷的叙述,而是一段可交互的记忆模块。学生戴上简易镜片后,会“亲身经历”某位赎罪者的内心挣扎:看着自己签署命令,听着受害者哭泣,感受良知撕裂的痛楚。考试题目也不是选择题,而是这样一句:

    >“如果你是他,你会沉默吗?”

    没有人能轻易回答。

    而在遥远山巅,一座新建的无名碑静静矗立。碑身无字,唯有一道裂缝贯穿中央,里面种着一朵永不凋谢的灵纹花。风吹过时,花瓣轻颤,发出细微声响,像是在低语,又像是在呼吸。

    据说,每逢清明,附近的村民都能听见夜晚传来阵阵笛声。那旋律不属于任何已知乐谱,却让闻者莫名落泪。

    他们说,那是苏璃回来了。

    也有人说,那是云舟还在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