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文化人的事,怎么能叫抄呢?(4 / 5)
一半儿的话无论如何都再也说不出来了……
就在刚刚,包括牛导在内的所有人还在想,他这歌但凡编的没那么“跌宕起伏”,那么有特色,他们都能够以“作弊”为理由,淘汰沈铭恩。
可现在……
听了沈铭恩《少年中国说》的副歌之后……
“淘汰”这两个字眼,便再也不会出现在他们的脑海了。
无他,只因他这歌的作曲、编曲,着实是有点儿太特么无敌了……
是,他雀食是抄了前辈的著名散文当做歌词,甚至一个字都没改,但不知道这帮人听没听说过一句名人名言,叫做:“读书人的事,能算偷吗?”
文化人的事,怎么能叫抄呢?
《少年中国说》在此之前普遍是出现在义务教育的教材里的,教材里的东西嘛,懂得都懂,现在的年轻人普遍对这些东西都不太感冒,甚至可以说是厌烦,更别提起到什么教育意义了。
沈铭恩改编这篇散文里面的词做成一首歌,更能让年轻人接受,同时还能将原本散文里的“教育意义”发扬出来,其意义远不是一般歌颂祖国的红歌可以比拟的。
你说人家是抄的前辈散文?
人家还说人家就是为了发扬前辈散文的教育意义呢!
这你能说啥?
沈铭恩最让节目组头疼的是什么?
不是他抄不抄歌,而是他写的是特么红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