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学堂风波(2 / 3)

加入书签

sp;   其他还有锻甲的、打刀的、造弓的、造火药的,以及从水师过来的造船的。

    何雨柱把所有工匠都集中在了离金州城十里地的一个叫南关的堡寨里,用两个骑兵百户守卫,边上不远就是后世的大连新港。

    “我给你们还有你们的家人管吃管住,你们先按之前的工种造出东西来,我会根据你们的手艺给你们确定等级,手艺合格的每人每月至少一两银子的饷银,两个月还不能合格的,全家都去当军户参军、种地。”

    “需要任何材料、工具都可以提出来,我对你们的支持没有上限。手艺越好,做的东西越多,拿的饷银越高,若能对现有的技术做出有价值的改进,官位、钱财,本官不吝赏赐!”

    “都听清楚了吗?”

    “听清楚了,大人!”几百个工匠躬身应答,有人麻木不仁,有人跃跃欲试。

    复州城何雨柱交给了单尽忠和马成共同驻守,他自己每天往返于金州城和南关堡,开始全力推进科技的发展。

    除了2000水师,朝廷答应的一万援兵已经到了5000,筛选出来一个千户送到复州城交给马成,其他的全部转为屯田兵,今年还能种一季红薯。

    要造出好的枪炮需要好的钢铁、机器,炼钢需要煤和铁,机器需要电。

    需要建造炼钢厂、水泥厂、发电厂,需要研究蒸汽机、发电机、各种车床,靠这么几百个文化水平低下的工匠是做不到的。

    何雨柱用行政命令强制把辖区内所有5至15岁的儿童都集中到了金州城,男女分班,由西山庄园出来的男兵和女兵分别教导,希望能在几年内培训出一批识字明理的工科学徒,并且长远地培养各方面人才。

    因为给农村配发了足够的耕牛,而且送到金州城的孩子是管吃管住管穿的,所以总体还算顺利。

    至于有不愿意的,在辽东半岛这片地方,他何将军军政集于一身,他的话真的就是天!

    敢顶撞天威的,煤矿正需要人呢,不管是城市里军队和居民的生活,还是正在建造的炼钢厂、水泥厂、石灰厂、玻璃厂,对煤的需求都是巨大的。

    在这个没有机器的时代,挖煤也是人口密集型产业,而且煤矿和水泥厂的工人往往做不了多少年身体就垮了,俘虏和囚犯是永远不够用的,何雨柱已经准备安排水师去小日子买人了。

    算算时间,欧美非的三角贸易已经开始了,咱也只是效仿别人而已。

    做事情并不总是能一帆风顺,这边焦炭厂已经把焦炭炼出来了,炼钢厂的高炉也快建好时,御史找上门来了。

    这位姓刘的御史毕竟有监军的名头,平时城里城外绝大部分地方他都是能去的。练兵他看不明白,务农他只要看见农民在辛勤劳作就行,但读书他是专业的呀。

    本来何雨柱强制适龄孩童入学他还很赞赏呢,认为这位何将军不是个粗鄙武夫,也知道文教的重要性,在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