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出征辽阳(1 / 3)

加入书签

    何雨柱收到消息的时候,正在金州造船厂验收第一艘200吨级的蒸汽动力拖网渔船。

    这艘船长35米,宽6米,虽然还是木壳,但使用了钢铁龙骨和蒸汽动力,去掉了船帆和木桨,用铜制螺旋桨推进,巡航速度大概有6节(约11公里每小时)。

    以现在渤海的渔业资源丰富程度,渔船就在离岸边几百米拖了一网,就上了好几吨的鱼。

    “好,索粮于海,造船厂和动力实验室都有功!相应奖赏都按规矩来,我很期待你们能尽快造出更大、更快的铁甲战舰来,到时候我们就能扬威外域、开疆拓土,而你们都将青史留名!”

    “多谢大人!我等必不负大人厚望!”

    这一针鸡血下去,一帮工匠脸都涨红了,开疆拓土、青史留名的诱惑,哪有中国人可以拒绝啊?

    只是目前的工匠技术水平有限,只能慢慢来,等更多的聪明人投入进来,等数学和物理都取得进步,工业才能取得长足的发展。

    “再多造一艘渔船,造好后送到盖州,争取每天能捕捞50吨以上的鱼,给所有士兵、工匠都加一个菜,也让更多的百姓能吃上鱼。”

    “是,大人!”

    这时,有亲兵过来耳语:“大人,海州急报!”

    何雨柱悄然点头,然后又对造船厂负责人说道:“那就这样,你们自己庆祝一下,把奖励落实到位。”

    “恭送大人!”

    ...

    “怎么回事?”

    “大人,辽阳于今日凌晨陷落,赵率教已逃往鞍山。”

    “哦,这才4个月啊,走吧,咱们回盖州。”

    ...

    “无能!”何雨柱收到消息时,宁远的袁崇焕也收到了。

    他除了怒骂一句,也只能继续往上报,并写信告诉赵率教,不可再丧师失地,不然国法不容!

    虽然打出了宁远大捷,但他还没被胜利冲昏头脑,认为明军现在有收复失地的能力,而强令赵率教去夺回辽阳。

    但可惜他的信不是即时通讯,赵率教已经又撤退了。

    鞍山不是大城,只是用于驿传和预警的小堡,根本没办法守。

    当后金的大军向鞍山进发时,赵率教只能带着人马渡过三岔河,往广宁撤退。

    不去更近的海州,是因为当初他是从金州军手上接过辽阳的,现在不想以这副败犬之态,去跟人说他把辽阳弄丢了。

    后金拿下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