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对抗(1 / 3)

加入书签

    “平辽...平辽...”袁崇焕看着何雨柱的奏疏,自己对新帝夸口“五年平辽”,对方却五个月就做到了,还是一路武装游行式的收复失地。

    为何人与人的差距会这么大?他训练出的士兵连跟建奴野战都不敢,金州军却能让建奴不敢接战。

    现在辽东被平了,那他这个蓟辽督师还能干下去吗?没有扎实的功劳,入阁还有望吗?

    金州镇虽然目前尾大不掉,但不见得就会反叛,宁锦防线不知道还有没有存在的必要。

    袁崇焕现在很迷茫。

    当朝廷知道金州镇收复整个奴儿干都司,把建奴逼入大山时,本应是普天同庆的大喜事,可朝堂却仿佛无事发生般寂静。

    何雨柱还在捷报里请求朝廷迁徙流民,这本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既能强化对边疆地区的控制,又能解决一部分关内的流民问题。

    但朱由检不打算答应,这些流民过去了都会成为何雨柱的兵源,这简直是资敌。

    “几位阁老认为,该如何处理金州镇?”

    “皇上,不如先调何雨柱进京述职,根据他的反应,再来考虑金州镇的处置。况且如今建奴只是被赶到了山里,其主力未损,仍有卷土重来的可能,金州军主体是需要保留的,万不可使浙兵之事重演。”

    内阁首辅李标说的浙兵就是戚家军,不过官方当然不会用将领的姓来命名军队。

    朱由检觉得有道理,如果何雨柱愿意放弃兵权,从此以后就在京城养老,那么他是很乐意谱写一曲君臣相得的佳话的。

    只要金州军的掌控权能握在朝廷手里,这么一支强军他当然要保留。

    到时候平定内乱和向外开拓,未必不能重现成祖皇帝时的盛世。

    “那就先下旨召何雨柱进京吧,关宁锦防线的人事和兵力都暂时不做任何变动。”

    “是,皇上!”

    二月下旬,圣旨到达沈阳,何雨柱以建奴时常骚扰,不敢久离前线为由上疏拒绝了进京述职的要求。

    这下几乎算是跟朝廷正式撕破脸了,那么由官方组织迁徙流民的事是不可能了。

    他只能命令暗部的人去陕西、河南、山西、山东等地宣扬:辽东有无尽的肥沃土地,去了就能发地发牛,第一年衙门还管口粮,去了就能活命!陆路可以走山海关,海路可以去天津或者登州坐船。

    现在金州镇治下人口不到400万,确实需要大量人口开荒种地,从天津、登州等地接流民的船就没停过。

    虽然朱由检以后可能会下令禁止流民出关出海,但下面办事的人早就烂透了,稍微花点钱就能打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