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战线(1 / 3)
多尔衮当年打赢沙贾汗之后并没有追击扩大战果,因为族人们都不喜欢这边的气候,他也还在等着能否回归家乡的消息。
等密使带回何雨柱不许的消息,他只能失望地带着族人继续向西开拓。
因为南边离华夏还是太近了,他也听商队说了,西北的气候更凉爽。
反正离开东亚之后,他才知道世界没有下雨,以大金的实力逮谁都能揍。
曾经不可一世的阿拉伯帝国、拜占庭帝国都已经成为过去式了,如今雄踞巴尔干半岛的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他们以君士坦丁堡为首都,自认是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的继承人,就为这个名义他们都与沙俄打过好几次了。
奥斯曼帝国的现任苏丹是穆罕默德四世,但年幼的他并不掌管权力,朝堂上的权力由皇太后执掌,行政方面是大维齐尔(宰相)负责。
原本这个时期他们应该跟欧罗巴的基督教国家打得停不下来,明面上的口号是为了传播宗教信仰,跟历次的十字军东征一样。
实际也是皇帝为了获得更大的国土,统治更多的人口而已。
但东方来的豺狼让他们焦头烂额。
多尔衮一路向西灭亡了伊朗地区的萨法维王朝后,也把自己的大本营放在了伊斯法罕,跟奥斯曼帝国的边境只有300里左右。
因为不需要考虑农业生产的问题,抢就行了。多尔衮对奥斯曼用上了老一套战术,曾经对大明用过的不断入寇劫掠那一套。
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这两河流域的富饶之地,全在大金的铁蹄之下瑟瑟发抖。
骑着阿拉伯马或者骆驼、挎着弯刀的阿拉伯部落骑兵,面对全火枪的大金骑兵,屡战屡败。
从首都君士坦丁堡跋涉千里而来的帝国禁军,也遭遇了“上帝之鞭”的当头棒喝。
在几年持续不断的骚扰劫掠之下,奥斯曼的财政被拖得不比当初的大明好多少。
帝国显露疲态之后,各地的反叛势力如星火燎原,奥斯曼皇室几乎失去了对阿拉伯半岛以及北非的掌控,多尔衮顺势进驻巴格达。
之后就是一招鲜吃遍天,多尔衮一步步蚕食奥斯曼帝国,在华夏十年(1657年)何雨柱再度开始扩张的时候,他已经到达安卡拉(现在的土耳其首都),准备最后攻陷君士坦丁堡的战役了。
只是很可惜,他的目标太明确,就是一路向西,而没有去耶路撒冷逛一圈,给华夏大军留下了这个大麻烦。
多尔衮也是个合格的政治家、军事家,他想得很明白,现在回不去没关系,躲远一点就行,让华夏大军想追也有心无力。
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