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买船(2 / 3)

加入书签

   找老牌律所买服务,就相当于买他们的人脉,可以省很多琐碎麻烦。

    这次来港,并不需要去警察局塞钱办什么身份证,因为目前港府一年统计一次户籍,并不在乎你原先是哪里来的人。

    “来了就是香江人”,可以说是抵垒政策的初期简化版本。

    反正来了就要工作、要消费,就会产生税收,这是目前港府唯一在乎的。

    在等待公司注册好的过程中,严振声又在中环买了一栋楼。

    不大,占地400平,高10层,相当于一栋单元楼。

    前期让手下们在这里吃住和办公足够了,甚至二三十年内这里都可以作为公司总部,不需要再换地方。

    等以后还可以把旁边的几栋楼也买下来,全部拆了盖一栋摩天大楼,用到后疫情时代都没问题。

    买楼用的钱都来自四九城大汉奸们的赞助,他们每一个手上都会准备一些英镑、美元等外汇,方便跑路的时候用。

    这下也确实派上用场了,方便了严振声“跑路”。

    这栋楼虽然有近200间房,但并不方便居住,他又在浅水湾买了一块地,准备建造自家的豪宅。

    第一世在这个区域的居住体验还是很不错的,现在这个时期这里的豪宅还没开始,那就从他开始吧。

    至于太平山,这个时期还是那些绅士们的自留地,不会允许华人在半山以上区域置业的。

    用英镑开路,严振声直接在浅水湾买了20英亩土地,约合国内120亩,准备建造7栋别墅,以后每房媳妇和儿女住一栋。

    至于每房不止一个儿子,结婚前是住得下的嘛,而结婚后年轻人也不咋喜欢跟父母一起住,他们爱哪哪去吧。

    跟建筑设计师沟通了一番,确定以人为本兼顾安保等等理念,就把设计和建筑都外包出去了。

    建筑风格上就不用讲什么中式了,西式的城堡和中式的宫殿都不适合居住,还是现代别墅式庄园更好。

    把房子的事情安排好,严振声又找到律所,准备买船。

    有几位船王发迹的例子在,跟着成功路径走就是了嘛。

    其它行业的涉足,等严家搬到了香江之后再说。

    之前广州湾和香江的航运业很发达,比如持靓行凶那位佳人的夫家爷爷,许船王就是在这里发迹的。

    后来小日子的枪炮触及这里,各行各业都大受影响,破产的小航运公司不少。

    维多利亚港里停泊待售的轮船,随便数一数都有几十艘。

    严振声这次是准备先买一艘客轮或者客货两用轮船,建立从香江到津门的航线,为自家的撤离准备工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