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1章 要做就要做到全球顶尖(1 / 2)
他站起身,再次向陆时羡伸出手:“小陆啊,欢迎回来!南江省,必将倾尽全力,助你尽快将研究院搭建起来!这不仅是你个人的事业,也是南江转型升级的机遇,更是国家迈向农业科技强国的坚实一步!”
陆时羡也站起身,握住梅兴国的手。
从市中心那里出来,回到盘龙区的途中。
陆时羡还在感慨于梅兴国的魄力。
虽然他目前已经是功成名就,可以说算在圈子里是很有些影响力了。
但影响力不能完全等同于信服力,现在的决策者都是理智而又谨慎的。
所以南江能够倾全域之力押注到他一个人身上,他还是很感动的。
然后这份感动就很快转化为沉甸甸的压力。
五十亿说起来的时候轻飘飘,但都是全南江人民辛苦努力的果实,他也不能辜负这一份信任。
回到实验室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九点了。
这个点,实验室的很多地方依旧还是灯火通明。
陆时羡坐在办公室的椅子上思考了一下未来一段时间的工作计划。
他手里的事情是越来越多,需要好好梳理一下工作思路了。
首先重中之重肯定是繁缕前沿计划的第一期项目,也就是超敏生物传感器与智能沉默弹头系统的构建与协同应用项目。
繁缕计划刚刚开始,第一个项目必须要获得开门彩,大获成功,提振信心。
但这个项目的研究计划书已经算是非常完善了。
项目的主体完成人还是自己人。
现在的实验室拥有一位诺奖得主、八位院士、十五位长江学者,尽管他一个人就占了三个名额,但实力已经算得上非常强盛了。
再加上多了燕京大学和华农大学的支援,以及在上一个项目打下的基础下,他相信完成这个项目应该问题不大,只要及时把握大的方向即可,没必要太过担心。
另外答应秦远明建立的新作物病害防控学院,这个就更不用说了。
几乎只是挂个名字,帮忙打个招牌,提供一下建议思路而已,有时间就去亮亮相。
这个学院建立的主体是农大,并不需要他来操心。
那么下个阶段的工作重点应该就是繁缕研究院的事情了。
他对研究院的期望自然不仅仅局限于植物病理领域,这也就是说它可以完全突破于植物病理与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限制。
一些他很看好但限于制度问题无法申请立项的研究都可以着手进行了。
虽然实验室已经逐渐走上正轨,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但他也没必要完全复制实验室的运行模式。
研究院不一定要和实验室一样,全部都是已经非常熟练的研究人员,也可以招收一些实习生。
不仅可以选拔综合性学术人才,也可以针对性地培养,作为实验室的后备人才库来使用。
只是试试水的话,就算是失败也没有什么,毕竟现在还有实验室来兜底,底气就是足。
......
而梅兴国也没有食言,就在三天后,高调宣布将到植物病理与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座谈调研。
南江的老大亲自过来,实验室自然也得表现出应有的热情,在陆时羡的带领下,几位院士暂时都放下手里的研究工作,参与了这次的座谈会。
先是听取实验室建设运行、研究进展、人才引育以及产业合作等情况介绍,随后察看了实验室代表性成果也就是繁缕系列种质的展示,并逐个和座谈代表交流。
临别之前,梅兴国问到了陆时羡关于繁缕研究院筹备的一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