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5章 我们,意在开创未来(1 / 2)

加入书签

“我们旨在。”他略微提高声调,目光如炬:“为下一个可能持续 五十甚至一百年的生命科学时代,提前构建一座码头!”

“这里,不会有固定的学科边界,只有不断涌现的真问题。这里,评价成果的唯一标准将是其颠覆性和深刻性,而非论文的数量和期刊的影响因子。这里,将聚集全球最富冒险精神、最具跨界能力的头脑,他们不会被任何传统框架所束缚。”

“冷泉港是前行者,是高峰,令人敬仰。而‘繁缕’……”陆时羡微微停顿,仿佛在寻找一个最精准的词汇,最终,他用了这样一个比喻:

“……更希望成为一座‘码头’,一座面向未知海洋起航的‘深水码头’。”

“我们不追求成为后人朝圣的终点,我们期待的是,从这里出发的每一次探险,都能驶向一片全新的、无人抵达过的海域;从这里启航的每一艘思想之船,都能最终改变人类认知世界的版图。”

“如果非要做一个对标。”他的语气再次变得平和,却蕴含着更大的力量,“那么,‘繁缕’对标的不是任何过去的辉煌,而是——未来本身。是未来那些必将出现、但此刻尚未命名的全新科学范式和组织形态。”

“我们,意在开创未来。”

话音落下。

全场陷入了长达十几秒的绝对寂静。

没有掌声,没有议论,所有人都仿佛被这段话语中蕴含的庞大野心和恢弘愿景所震撼,消化着其中每一个字的重量。

开创未来!

这是何等的魄力与格局!

不是成为另一个冷泉港,而是要成为下一个新时代的“冷泉港”的奠基者!不是去攀登现有的高峰,而是要亲手培育一座新的、更雄伟的山脉!

那位提问的记者张了张嘴,最终什么也没问出来,只是缓缓地坐了下去,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撼。

下一秒,如同海啸般的掌声猛然爆发出来,瞬间淹没了整个会场,经久不息。

就是这最后几句轻描淡写的话,让所有人有些头皮发麻。

这意思是,语气轻松得像是在菜市场列举今晚要买的几样蔬菜。这种巨大的反差,形成了强烈的戏剧张力。

微博评论区彻底沦陷。

“我靠!!!陆神?!又搞大动作!这特么是什么惊天巨瓜!”

“楼上注意用词,这哪是瓜,这是核弹!学术界的氢弹!”

“还碰瓷人家冷泉港……是我理解的那个意思吗?这牛皮是不是吹得有点大?”

“吹牛皮?楼上新来的吧?去看看陆神诺奖工作的颠覆性再说话。他从来不做没把握的事。”

“想屁吃呢?这种级别的研究院,门槛怕是比天还高,估计只招全球最顶尖的那一撮天才和怪物。”

“繁缕草……这是什么寓意?感觉好低调,但又莫名觉得霸气侧漏。”

某乎平台上,热度同样瞬间登顶。

提问:“如何评价陆时羡成立繁缕研究院及其公布的研究方向?”

高赞回答来自一位匿名用户,疑似是海外某顶尖实验室的研究员:

“人在波士顿,刚下实验,看到消息,电脑差点砸脚上。先说结论:如果陆神是认真的,并且资源真的能跟上,那么这不仅仅是国内学术界的重磅消息,而是全球基础科学研究格局的一次潜在地震。”

“总之,这是一个极其大胆甚至疯狂的尝试。成功了,他将开辟一个新的科研范式。失败了,可能会成为教科书式的悲情案例。但无论如何,他的确有这个资格去尝试。全球生物学界,此刻一定都在盯着这里。”

另一个来自国内九校联盟某青椒的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