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开发江南(2 / 3)
我还让长孙冲出任水师将军,去大海捕鱼。这些都可抵充移民口粮。”
“若一切顺利,或许还有所盈余,输送到中原腹地。”
李二算明白了,大唐许多百姓没有土地,他们渴望良田已经很久。
此刻如果殿中有人敢反对,那就是自断前程,背离民心。
也就是说,李恪提出这项政令时,其实它的实施已经成了定局。
大臣们只能在李恪设定的框架内进行小的调整,以防止出现重大疏漏。
尽管大家都能预料到,可国库或许无法支撑。
即便如此,也还是会硬着头皮推行,因为这件事的政治意义极为重大。
李恪环视一圈,“各位,还有其他意见么?”
房玄龄犹豫多次后,不放心道:“殿下,周学士的话是对的,国库或许无法支撑。”
李恪笑:“那朝廷就改革财税制度,清理土地。”
房玄龄倒抽凉气:“殿下,万万不可!”
这种制度改革一旦出错,将导致中央动荡、地方混乱。
但很快,房玄龄看到李恪脸上挤眉弄眼的笑意,明白了李恪在开玩笑。
他目前压根不打算财税改革,只是用这作为威慑手段。
李靖作为军人,没有过多考虑,只看到李恪的政策对边防有巨大益处。
东北的问题严重,如果不向周边扩展土地,仅依赖中原,朝廷无法维持。
因此,他对李恪提出的开发江南计划表示赞同。
此外,东北人口的增长将增强朝廷的控制力,而且屯垦兵由退伍士兵统领,会加强军方的影响力。
最关键的是,如果现在能在东北实施这一制度,将来也能在其他地方推行。
李靖心中算盘打的噼里啪啦响,找不到任何拒绝的理由。
“殿下英明,臣认为这个计划可以执行。”
房玄龄见状,也不得不表态。
“殿下,若要推行此策,必须派遣巡军御史以监督违法乱纪。”
房玄龄的建议,李恪当然不会拒绝。
即使房玄龄不提,李恪也会考虑派人监督。
“房相说得对,这件事你和御史大夫商议,制定出具体章程,再提交朝议。”
“另外,你们回去后讨论如何分割屯垦权力,绝不能让他们势力膨胀,威胁到朝廷。”
房玄龄等人一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