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翡翠楼”的改变(2 / 6)

加入书签

莱坞明星最爱的离婚律所,藏在20楼的秘密》。”

车子驶入翡翠楼的地下车库,专属电梯前站着两个穿西装的保镖,腰间鼓鼓囊囊的,见唐·本杰明过来,立刻立正敬礼。电梯内部是哑光不锈钢材质,没有任何按钮,只有一个虹膜扫描器。卡特先上前扫描,电梯门“唰”地打开,里面的空间比普通电梯大两倍,角落里藏着应急武器箱。

“18楼是接待区,”卡特按下内部按钮时解释道,“老迈克说那里的设计是‘软刀子’,看着舒服,实则步步都在引导客户点头。

电梯停在18楼时,门一开就闻到股雪松和檀香混合的香气——这是设计心理学里的“信任香型”,能让人潜意识里放松警惕。整个楼层的灯光是2700K的暖黄光,比冷白光更易引发好感,走廊宽度特意设为2.8米,既不显得逼仄,也不会因空旷产生疏离感。

“您看这墙面,”卡特指着米灰色的墙纸,“用的是肌理感强的无纺布,触摸时能激活大脑的‘安全感区域’;地面铺的是防滑地毯,脚步声被吸收后,说话音量会不自觉降低,更容易听进别人的话。”

接待台前,穿着旗袍的receptionist微笑着点头,旗袍的开叉高度精确到15厘米——据说是“既显优雅又不引发轻浮联想”的黄金比例。旁边的展示区没有摆冰冷的枪械,而是挂着止水保护过的客户合影:有诺贝尔奖得主,有慈善企业家,甚至有皇室成员,照片里的人都笑得温和,配文是“我们守护的不只是安全,更是生活”。

“老迈克的心思全在这儿了,”唐·本杰明看着墙上的标语,“那些枪战火拼的视频只在洽谈室的屏幕里放,还得客户主动要求才播放——先给糖,再亮刀。”

最里面的洽谈室更讲究:沙发的坐深65厘米,刚好让人能放松地靠住,却不会因过深产生慵懒感;茶几高度比标准低5厘米,迫使双方身体微微前倾,增加交流的专注度;桌上的矿泉水标签都被撕掉了,避免品牌认知干扰判断;甚至连空调温度都恒定在24℃——这是“决策效率最高”的温度。

唐·本杰明笑了。这哪里是接待区,分明是个精心设计的心理战场。老迈克的“十八层地狱”之说,恐怕是对外人放的烟幕弹——真正的“地狱”从不是刀光剑影,而是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心甘情愿地交出信任。

“去21楼。”他走向内部电梯。

电梯上升时,唐·本杰明望着数字跳动,忽然明白止水能在洛杉矶站稳脚跟的原因——比起明晃晃的枪械,这些藏在细节里的心思,才是最锋利的武器。而他的战场,从来都不止于枪林弹雨。

这部电梯更小,按键上只有21到32的数字,且都是灰色的。卡特刷了下工牌,“21”的数字才亮起绿灯。“从21楼开始是核心办公区,”他解释道,“每个人的工牌只能刷固定楼层,霍克在31楼,艾斯在21楼,财务和技术部门在25到30楼,每层都有独立的空气循环系统,防止毒气渗透。”

21楼的气氛明显不同,灯光明亮,员工们对着电脑屏幕快速敲击,加密电话的指示灯不停闪烁,有人抱着文件在走廊奔跑,皮鞋敲击地面的声音格外急促。唐·本杰明没停留,径直走向最里面的电梯——这部电梯没有任何标识,只有一个指纹识别器。

“这是去33楼的专属梯,”卡特按下指纹,电梯门缓缓打开,“整栋楼只有这一部能到顶层,钢丝绳都是军工级的,防切割防爆炸。”

电梯上升时,显示屏完全黑掉,只有应急灯发出微弱的绿光。唐·本杰明靠在轿厢壁上,想起比尔当初设计这栋楼时的豪言:“18楼是接待的,21楼往上都是办公的,33楼是你专属的——就算天塌了,天台的直升机也能把你接走。”

门开的瞬间,柔和的灯光和花香扑面而来。33楼完全不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